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办好百姓家门口的“狂欢节”
时间:2012-02-27 编辑:全悦
    龙年春节刚过,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区彩香街道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就忙个不停:策划一年一度的“社区文体艺术节”,落实活动每个细节。 
    每年春天,彩香街道的“社区文体艺术节”是金阊区居民家门口的第一场大戏。紧随其后,该区留园街道会有“园艺文化艺术节”,石路街道会举办“社区邻里节”,虎丘街道会推出“山塘风情文化旅游节”,白洋湾街道则有“生态文化艺术节”。结合各自特点,全区5个街道的文化节庆活动年年办、年年出新,吸引着众多居民参与,成为辖区居民的“狂欢节”。 
    讲幸福指数,文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衡量尺度。苏州市金阊区探索打造文化节庆活动的“一街一品”格局,不仅充分发挥了各街道的文化资源优势,也让“文化惠民”找到了重要路径。 
    一街道一特色 
    这个寒假,白洋湾街道文化站长俞梅朵没闲过。寒假一开始,街道办的山歌传唱班就引来不少孩子报名。现在要开学了,她又来回奔波于各小学,和老师一起商量办山歌传唱兴趣班,“让老祖宗的宝贝能一代代传唱下去”是她的心愿。 
    金阊区自古人文荟萃,“老祖宗的宝贝”数不胜数:新石器时代的金鸡墩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虎丘塔下留着2500多年前吴王阖闾的传奇,还有百年南社、百年石路……这些有着浓郁地域文化特色的历史印记,串联起一个“穿越时空的文化隧道”。 
    如何充分挖掘整理散落全区的历史文化,让居民充分感受地域文化的魅力?金阊区有关部门积极创新文化理念,精心策划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载体,把这些地域文化利用起来。2004年,石路街道率先推出“社区邻里节”,在这个由街道、社区搭建的平台上,精彩纷呈的文娱活动让参与居民开心不已,也让邻里打破了隔膜。很快,这一成功模式被其他街道借鉴,各街道都办出了自己的品牌文化节。至此,金阊区一个街道一个文化节的“一街一品”格局基本形成,成为辖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一大支撑。 
    居民全程当主角 
    作为金阊区创办最早的街道文化节,石路街道“社区邻里节”至今已举办了9届,其他几个街道的文化节庆活动也是一年一届。节日年年办,如何才能越办越热闹,让居民的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经过多年摸索,活动内容居民定、居民生活居民演、居民演戏居民看,这一居民全程当主角、做主人的模式已经成为“一街一品”节庆文化活动的最大亮点。以石路街道“社区邻里节”为例,每年举办前夕,街道各社区就会面向居民征集“金点子”;活动期间,从开幕式演出到系列节目开展,居民都是主角。如今,每到活动快举办的时候,居民就会主动来问询,办活动大家抢着上,有展览争相拿出各自珍藏的宝贝…… 
    结合各自特色,增加街道文化节庆活动的内涵,办出精品文化节,如今已成为金阊区各街道努力的方向。在白洋湾街道,为传承山歌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文化艺术节”上老少同唱山歌已经是必备节目,也最受居民欢迎;虎丘街道的“山塘风情文化旅游节”已连续举办5届,依托千年古街山塘,文化节举办的漂放河灯、山塘船菜、山塘故事会等特色民俗活动广受好评;彩香街道的趣味运动会、手工艺品义卖会已经是社区文体艺术节上的传统项目;而在留园街道,每年的“园艺文化艺术节”期间,居民们争相“晒”阳台绿化,不仅倡导、传播了生态居家理念,更进一步激发了居民对社区家园的热爱。 
    部门联动共享资源 
    几年来,文化节在金阊居民心中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但受场地、资金等限制,活动一般只能持续三五天,如何在平日里也能让居民得到更多文化实惠? 
    广泛动员辖区单位参与便是举措之一。按照这一思路,留园街道辖区的苏州市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们不仅是园艺文化节上“谁家阳台最靓”的评审专家,还成了“市民教室”的常客,教居民用最简单的手法美化庭院;在区旅游局、山塘历史文化街区管理办联合推动下,山塘河沿线居民开展了扮靓沿岸风景活动。 
    不断推进的“精品社区”建设也为社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契机。在白洋湾街道新建的社区服务中心里,为再现民俗风情,该街道专门开辟了一块占地140余平方米的场地,并将其打造成“民俗文化展示馆”,通过从居民家里收集来的老家什再现旧时生活场景,让前来参观的居民备感亲切。 
    金阊区有关政策、办法也为“文化惠民”工程的推进提供了保障,让更多居民享受到文化服务。在街道节庆文化活动的“孵化”下,几年来,腰鼓队、秧歌队、戏曲评弹队、合唱队等百余支群众艺术团队遍布各街道。每年,根据演出团队的表演场次、受欢迎程度、创作成绩等指标,区有关部门会选出20支优秀团队予以表彰和奖励。为充分发挥街道文化站对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的引领作用,该区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街道文化建设的若干建议》,为各街道的文化站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文化站标准化建设也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不是文化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个部门和居民群众的‘大合唱’。”金阊区文化体育局局长华建新说,有了共享资源,居民家门口的“文化大餐”会更丰富。 (刘晓平)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