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北京文化志愿者:以志愿服务体现雷锋精神
时间:2012-02-29 编辑:全悦
    中国文化报记者李晓林报道:3月5日是“学雷锋纪念日”,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每年的这一天,都会有众多的年轻人以各种方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可以说,志愿服务是雷锋精神的时代体现。今年的3月5日前后,北京市的文化志愿者又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向雷锋致敬,为人民服务。 
    北京密云开发区有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密云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因此把这里设立为文化志愿服务点,将为他们送上专场文艺演出,还会帮助他们的图书室免费更换图书、为他们免费放映电影,以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大兴区文化志愿者服务分中心将在义和庄“SOS儿童村”举办“关爱孤儿,共同成长”活动,38名文化志愿者将以一对一的形式帮助有残障的孤儿,让他们感受到世界的温暖,包括教导他们日常生活的技巧,给他们送去衣服、书本等生活和学习用品,带领他们游园等。东城区文化志愿者将走进社区与居民交流传统手工制作技艺,并着重对困难户居民或残疾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门头沟区将开展“一湖多园”文化志愿者行动,160名文化志愿者通过设在各个公园的文化艺站,向基层群众提供无偿的文化技能教授活动。丰台区将举办以“纪念毛泽东同志为雷锋同志题词”为主题的展览,展品超过千件,同时将以播放有关雷锋的电影和歌曲等形式,对志愿者和参观者进行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教育。 
    像这样的活动还有很多,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不论是“学雷锋”还是“志愿服务”,都是重在坚持,贵在长效,因此,该中心将组织全市文化志愿者全年不间断地开展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着力践行志愿精神和雷锋精神,并助推全社会再掀学习雷锋的热潮。 
    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成立的,通过组建机构、完善制度、设立项目、搭建平台等具体举措,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了全市的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形成了以北京市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为龙头、全市19个区县分中心为基础,广泛吸纳各行各业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截至2011年底,该中心已注册个人文化志愿者1.1万余名、志愿者团体280余个。 
    如今,这些文化志愿者活跃在京城的各个角落。年已八旬的老艺术家曹灿从2002年开始就作为东城区首批社区文化志愿者到10个街道担任文化指导员,利用自己的艺术专长辅导社区群众文化,深受群众喜爱。朝阳区文化志愿者刘世华利用自家的“文化大院”免费教授快板技艺,还经常为村民义务进行演出。老人说:“我编的节目已经有100多段了,立足点就是配合宣传党的好政策,让大家看到新农村的新面貌,让老百姓高兴、喜欢。”“谁家有点大事小情,我先说和说和,然后把快板这么一打,唱一段和谐的,他们就觉得挺好。”通州区文化志愿者、著名朗诵艺术家詹泽长期从事各类公益活动,尤其关注盲人助残事业,成立义务朗诵艺术团,为盲人朋友送出精彩的演出,并辅导盲人朋友朗诵表演,为他们提供各类帮助。他说,正是在文化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他才慢慢地发觉:被需要是一种真正的幸福。 
    北京文化志愿服务体系建立后,开展了一系列公共文化服务,仅2011年就出动文化志愿者4.7万人次,服务对象达234万人次,累计时长120余万小时。同时,按照“服务对象所需、志愿者所能”的要求,重点推出志愿服务示范项目,做到品牌化服务。比如,围绕农村文化建设,策划实施了“送福下乡”、拍摄全家福等服务项目;围绕丰富社区居民文化生活,策划开展了“暖心工程”、社区大讲堂等服务项目;围绕满足特殊人群的文化需求,策划实施了特色贴心服务项目;为建立更为灵活机动、互动性更强、文化形式更多元的服务阵地,根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需要提供文化服务,推出了北京文化志愿者“城市文化志愿艺站”项目,等等。 
    为提高文化志愿者的整体服务水平,北京市还加大了培训、辅导力度,先后举办了文化志愿者工作培训班、项目带头人培训班、文化志愿者培训师队伍建设培训班,提升了服务管理水平和文化志愿者队伍素质。据介绍,北京文化志愿者服务中心还利用互联网等现代技术手段助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建立文化志愿者信息数据库,开通专门网站,形成了市、区两级文化系统以及各类志愿者协会之间的交互式网络管理机制,为招募文化志愿者、发布服务项目信息、加强成员联系、促进服务项目的供需对接等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