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浙江义乌引导群众自主开展文化活动
从“不愿办”到“抢着办”
时间:2012-03-23 编辑:全悦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以“建设文化大市、构建和谐义乌”为主线,创新工作机制,加大农村文化建设投入,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和文化队伍建设,不断丰富农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义乌市委、市政府专门设立了农村文化专项资金,扶持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对按标准新建的镇街文化中心(综合文化站)给予一次性30万元到60万元的补助,对重建、改扩建项目补助减半。该市还以镇街综合文化站建设、“乡风文明村”创建、“文化示范村(社区)”创建活动为抓手,加快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在农村社区先后投入近2亿元,建设“15分钟阅读圈”,并在全市建成2000多个室内活动场所、1000余个城乡文化广场。 
    与此同时,义乌市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形式,引导镇、街道、社区及企业积极参与、举办各类文体活动,已初步建立了市文化馆、镇街文体站、村(社区)文化中心三级群众文化组织网络和人才培训制度。他们深入开展“千名宣传文化骨干培训工程”,重点对镇、街道文化员和文艺骨干进行不定期、有针对性的业务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业务能力;健全农村业余文艺骨干网络,扶持和培育农村文艺团队,倡导群众自建文艺队伍。近3年来,共培训镇街文化站文化专干以及社区、企业、农村文艺骨干5000余人次,组建宣传、文化、体育、娱乐、健身队伍1500余支,其中上规模的文艺表演队伍近200支。他们还通过开展“层层送文化,村村种文化”“文艺专家联百村”等活动,着力培育群众自娱自乐文艺队伍。在当地文化部门的引导下,义乌群众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舞龙队、腰鼓队、秧歌队等文艺队伍在农村不断涌现。各镇街每年还组织富有特色的文化艺术节,如城西街道的“莲藕节”、佛堂镇的“十月十”文化艺术节、稠城街道的“社区文化节”、大陈镇的“春笋节”、义亭镇的“红糖节”等。 
    在义乌开展的众多文化活动中,义乌农村文化节(现为义乌文化艺术节)是该市启动最早、持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群众参与面最广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它不仅是展示义乌民间文化、特色文化、大众文化的舞台,也是浙江省知名的文化活动品牌。义乌文化艺术节采取“一年一度、一年一地”的举办模式,由全市13个镇街轮流承办。从1992年首届文化节开始,艺术节经历了从各镇街“花钱花精力不愿办”到“提升实力抢着办”的转变。如今,义乌各地纷纷利用这一平台,展现本地文化实力,激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积极性,并以此为契机加快本地文化设施建设,壮大文艺队伍。据统计,义乌文化艺术节举办20年来,参加演出的农村群众超过2万人,参与活动的人数超过百万人次。(楼丽君)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