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热点专题 | 文化统计 | 专项工作 | 公众留言 | 网上直播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12318举报 | |
行政许可项目 | 网络音乐 | 网络游戏 | 营业性演出 | 文化产业投融资 | 视频报道 | 中国文化 | 网站地图 | 电子邮件 | 展演/讲座信息 |
寻常的日子也透着股红火劲儿
——山东威海文化大院建设侧记
新春伊始,走访山东威海社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令人欣喜。自2008年开始,威海对农村文化大院进行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到2010年底,全市社区农村基本实现了文化大院全覆盖。农闲时节,茶余饭后,乡亲们聚在一起,锣鼓敲起来,秧歌扭起来,寻常的日子就带着股红火劲儿。
文化大院建起“分院” 两间屋是热热闹闹的棋牌室,另一间是安安静静的报刊阅览室——在威海市环翠区孙家疃镇孙家疃社区,这3间总计150平方米的活动室,每天都是满满当当。“这屋里有地暖,比自己家里还暖和,社区订了10多种报刊,每天我们都过来读书看报。”66岁的孙吉全老人说。 “这算是我们文化大院的‘分院’。旧村改造完成后,我们建设了一个370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大院就设在里面,图书室、棋牌室、电脑室等一应俱全。去年冬天,一些老年人反映,天冷了去社区服务中心不方便,社区就投资30多万元建设了这个‘分院’,跟小区门卫室建在一起,居民下楼就到,特别方便。”社区妇女主任苗美红说。 像孙家疃社区一样,随着威海旧村改造的推进,一些“城中村”变身城市社区的同时,也舍得在文化上投资,纷纷建起高档次的文化大院。经济开发区皇冠街道乐天社区投资上千万元建设文化中心免费供居民使用,仅免费提供矿泉水一项,每年就支出5000多元。 实力强的村居可以自建文化大院,而一些经济薄弱村就需要财政资金支持和社会力量资助。威海逐步探索实施了镇村共建、村企共建、强村带建等形式,让文化大院在全市农村遍地开花。经济开发区则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按建设标准给予每个文化大院6000元至3万元的奖励补贴,还出资数百万元,给全部98个村居配齐图书和健身器材。一些家乡名人和致富能手也慷慨解囊,为文化大院建设添砖加瓦。 海选节目“巡回演出” 每逢夏季,环翠区张村镇的中心广场上“歌如海人如潮”,镇上组织的纳凉晚会在农村群众眼中,一点也不输给中央电视台的“星光大道”。“我们也模仿了‘星光大道’的运作方式,全部27个村一家一台晚会,每天晚上演出。待全部演出结束,我们从中挑选出最精彩的精品节目,组成一台更高水准的晚会,到每个村巡演一遍。”张村镇文化站站长孙慧慧说。 “高标准地建好文化大院,就要高质量地管好,高效率地使用。我们制定了文化大院管理制度,每个文化大院都配备了专兼职管理人员;利用文化大院聚集起一批文艺骨干,为农村开展文化活动蓄足人才。荣成、文登、乳山3个县级市每逢重要节日都要举办各类文艺汇演,给农村艺术人才提供展示成绩、交流技艺的舞台。”威海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刘震说。 在实际工作中,为了保证文化大院充分发挥作用,威海结合包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建立起社会参与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市级财政设立推动公益文化设施运行引导资金,鼓励各市区财政加大对文化大院的运行投入;组织各级艺术馆和文化馆分期分批对文化大院管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多元化教程的业务培训。植根于农村文化大院,全市目前涌现文化团队近3000支,各类文艺骨干近3万人。 文化大院要办出特色 桷蓬是一种靠风帆和人工摇橹为驱动力的木帆船,是沿海渔民的主要生产工具,有着上千年的历史。随着渔业现代化的推进,桷蓬制作技艺几近失传。荣成市人和镇院夼村文化大院建成后,一批老渔民凑在一起,又拾起了原先的老行当,恢复了桷蓬制作技艺。 “文化大院的功能不仅仅局限于唱歌听戏、跳舞看书,它好比是一个磁场,把各种民间艺术人才聚集在一起,为传承传统文化搭建起一个平台。我们提倡文化大院要办出特色,沿海农村着眼于海洋文化,内陆农村着眼于农耕文化,为我们的面塑、剪纸、刺绣等传统民间技艺找到根儿。”威海市文广新局文艺科科长罗丽丽说。 扎根于乡野沃土,文化大院培育出一朵朵散发着泥土芬芳的艺术奇葩。比如,在农村文化大院的带动辐射下,荣成涌现出画村、戏村、剪纸村等20多个文化特色村,荣成崖头村文化大院的农民庄户剧团还被授予“山东省十佳庄户剧团”荣誉称号。(彭辉 毕晟磊 宋亚平)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