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热点专题 | 文化统计 | 专项工作 | 公众留言 | 网上直播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12318举报 | |
行政许可项目 | 网络音乐 | 网络游戏 | 营业性演出 | 文化产业投融资 | 视频报道 | 中国文化 | 网站地图 | 电子邮件 | 展演/讲座信息 |
上海图书馆推出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
大量“免费午餐”等待市民享用
在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全年无休的上海图书馆成为沪上读书人畅游书海的好地方。相比传统的阅读方式,“电子书”成为了许多人的新宠。值得关注的是,这些电子书阅读终端都是免费提供,还可以带回家,这无疑大大方便了读者。然而,在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周德明的眼中,数字阅读的优势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大量的“免费午餐”在等待着市民享用。
新技术环境下的阅读体验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阅读器正逐渐进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购买电子阅读器都要考虑价格和内容两个因素:一方面,电子阅读器的价格跌幅比较快;另一方面,优质的电子书资源有限。 2011年12月,上海图书馆推出“上海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只需办理一张上海图书馆的读者外借证,就可以免费借阅包括汉王N618在内的多款电子阅读器,并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上海图书馆馆藏的电子书资源:使用电子阅览器,通过Wi-Fi无线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借阅馆藏电子书;使用电脑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将电子书下载到电子阅览器。这些电子阅读器仅相当于一本传统图书的大小,甚至重量更轻些,然而它们却能够下载和储存数千种电子读物,供“主人”随时随地移动阅读。其借阅周期则与一般的普通图书相同,第一次借阅的时间为28天,可续借一次。 其实,早在2009年2月,上海图书馆就推出了100台电子阅读器外借体验服务,成为全国首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共图书馆,并通过网站对外招募了100名电子图书阅读器试用读者。从那时开始,上海图书馆电子阅读器外借服务的发展就进入了快速通道。从最初的一种手持式电子书阅读器,发展到现在拥有多种型号、多种服务功能的电子阅读器,新技术环境下的阅读设备为读者提供了更出色的阅读体验。 虽然目前知道这项服务的读者并不多,但是上海图书馆供外借的电子阅读器仍处于满负荷的运行状态。除了电子阅读器内存储的上千本书籍,读者还能在上图的数据库内下载电子读物。一旦超过借阅期限,这些电子读物就会自动“归还”。 全方位的数字服务空间 “上海图书馆现在可以提供100万种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以及近千种电子报纸,但是读者对于这些电子书的使用却没有达到我的期望”,周馆长说,“上海图书馆推出的数字阅读推广计划实际上包括了市民数字阅读网站、微博矩阵、阅读终端体验和外借服务、手机图书馆、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等,可以说是一个全方位的数字服务空间。” 持有上海图书馆读者证的读者,可以享受到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参考工具、特色馆藏五大类的数字资源,其中包括了学术研究、休闲阅读、自学培训、引经据典、溯源寻根、遨游乐海等各类中外文优质数据库资源。对于一般用户来说,只需登录上海图书馆的官方网站,进入“上海市民数字阅读”栏目,并输入读者卡号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享受到相应的服务。远程读者如果在使用时发现问题,只需登录上海图书馆网站进入“参考咨询”栏目进行咨询,相关工作人员就会在24小时之内进行答复。 目前,上海图书馆正在利用多种手段升级新技术、新载体服务。比如开通了3个微博账号,为读者及时提供展览和讲座信息,希望以此吸引更多“粉丝”;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主要回答读者在查找和利用信息资源时遇到的问题,如读者咨询“哪些资料可以查到中国早期共产党人赴法勤工俭学的情况”,导航站就会推荐相关的书籍,并提供索书号。 “现在许多人遇到问题就会马上上网搜索,虽然这些搜索引擎会有数以万计的链接,但很多都是没有参考价值的。”周德明说:“我们的市民数字阅读推广计划,就是希望通过上海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资源,免费为广大的市民服务,提供最为准确的信息,真正体现公共图书馆的价值。” 推进数字阅读的发展 数字化时代,阅读革命悄然来临,手机、电脑和电子阅读器的“三屏”阅读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上海图书馆顺应这一变化,自2007年9月推出“e卡通”服务,利用远程访问技术,读者就可使用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电子报纸、视频音乐、在线学习在内的大量数据库资源。 而如今,上海市中心图书馆“一卡通”也已实现了市、区(县)、街(镇)全覆盖。每一位拥有“一卡通”的读者,都可以异地借书还书,就近方便地分享图书馆资源,市民期盼已久的“一卡在手,全市通行”已成为现实。此外,中心图书馆的联合书目查询系统囊括了258个图书服务点的藏书信息,想知道一本书有几本复本,分布在哪些图书馆,通过查询系统就能一目了然。另外,持有上图参考外借证的读者可以通过中心图书馆系统中的“网上委托借书服务”,享受就近便利的服务。这项服务24小时接受读者委托,读者在完成了“网上查书、网上选书、网上委托”一系列服务流程后,在2至3个工作日内,就能在自己指定的图书馆取到委托借阅的图书。 据介绍,在不久的将来,上海图书馆还有望推出“U盘图书馆”。与以往的图书借阅相比,“U盘图书馆”适用于那些对于整本图书中的精彩部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将这些内容存入U盘之后,带回家细细阅读,即实现按篇或按章节外借数字资源。 “公共图书馆的最大作用,就是要让广大公众能够最大程度地公平享受图书资源,而读者通过数字和网络技术,无疑可以享受和体验上海图书馆资源服务到家的便利和快捷。”周德明表示:“我们希望广大市民能够将自己在数字阅读方面的体验告诉我们,上海图书馆也将根据市民的需求,通过新技术体验中心与广大厂商合作,共同推进数字阅读技术的发展,造福广大的读者。”(方翔)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