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多位政协委员提案呼吁:构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家园”
时间:2012-02-24 编辑:全悦
    据新华社消息 在日前开幕的江西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多位委员提案将目光投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他们呼吁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建设,针对农民工的兴趣和特点丰富公共文化产品,扩大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让他们在文化活动中找到归属感和融入感。 
    江西省政协委员、景德镇市团市委书记罗璇调研发现,由于收入有限,88%的新生代农民工每月用于文化支出的费用在200元以内,仅够支付上网和手机费用,文化消费结构单一,但大多数人都期待拥有更多的文化生活的选择。 
    江西省政协常委李季仁认为,公共财政对基层文化设施投入比重不高,文化服务设施覆盖不足,农民工生活和就业场所周围的文化设施太少,开展文化活动阵地不够广。另外,农民工工时普遍超长,文化休闲时间不足。对此他建议,设立农民工文化专项经费,通过利用城市社区文化中心或建设农民工文化活动中心,以及开展流动文化服务,为农民工提供更多公共文化活动的空间。同时发挥农民工所在企业和单位的主体作用,利用工作之余、节庆假日等时间,组织农民工开展投入不多、简便易行、健康而又有吸引力的各种文化活动。
江西省政协常委许小欢建议,要将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公共文化服务,加强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力量共同投入的经费投入保障机制,逐步打造“步行15分钟文化设施服务圈”,鼓励和引导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社区,使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与服务不断增强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吸引力和凝聚力。 
    而在日前召开的吉林省政协第十届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上,如何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同样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他们建议构建社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并引导企业加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工作。 
    吉林省政协委员李其春表示,新生代农民工是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新一代群体,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发展及现代化进程的一支重要力量,而目前,他们的精神生活匮乏的问题与身份认同问题一样,亟需解决。 
    在调查中不少政协委员都发现,新生代农民工多数在服务业、制造业工作,用工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要求工人加班加点的现象仍比较严重,导致他们业余文化生活时间相对较少。又由于文化程度和经济条件的限制,相对城市年轻人的文化生活而言,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几乎处于“荒漠”状态。 
    为解决这一问题,李其春建议构建社区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服务平台,例如建设社区文化活动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活动,组织新生代农民工与社区居民互动,激发新生代农民工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促进他们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城市生活。 
    另外,也有委员认为,可以采取资金补贴等措施增强用工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把改善和丰富新生代农民工精神文化生活作为用工企业文化建设的组成部分。吉林省政协委员洪庆建议,新生代农民工超过100人的用工企业必须建立文化活动室,配备必要的活动器材和设备,如电脑、电视、报刊、书籍、体育器材等,为新生代农民工提供文化活动场所。 (姚湜 王晓明)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