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法规 | 热点专题 | 文化统计 | 专项工作 | 公众留言 | 网上直播 | 在线访谈 | 网上调查 | 12318举报 | |
行政许可项目 | 网络音乐 | 网络游戏 | 营业性演出 | 文化产业投融资 | 视频报道 | 中国文化 | 网站地图 | 电子邮件 | 展演/讲座信息 |
西藏:农家书屋营造农牧民的“精神家园”
日前,拉萨市林周县甘丹曲果镇甘丹曲果村的农家书屋里,几十位农牧民争相翻阅新添的农牧科技方面的书籍。去年才开始进行大棚蔬菜种植的村民扎西乐呵呵地说:“在政府的帮助下,去年修建了6个蔬菜大棚,我就是想利用科普书籍学习蔬菜种植技术。”
针对广大农牧民群众“读书难、借书难”问题,自2007年全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试点以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我区相关部门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整合资源、规范管理、发挥作用”的原则,全力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截至目前,我区完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资金1.0662亿元,建立5331个农家书屋,每个农家书屋配备出版物844种、2462册(盘),基本实现了“一村一室”的目标。今年,我区将再建122个农家书屋,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 高度重视 积极推进 近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切实把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作为加强我区基层文化建设、改善民生的重要项目,列入每年工作计划,加强领导,积极推进。 自治区还结合推进农家书屋建设任务,适时调整充实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加强统筹协调,明确工作任务,层层落实责任,形成了各地各部门齐抓共推的工作合力,为全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按照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有标准、有目标、有计划、有监督、有验收、有考核”的要求,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西藏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实施方案》,明确农家书屋建设标准和工作责任,深入扎实推进工程建设工作。各地(市)做到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同计划、同安排、同落实、同管理、同验收,逐级解决图书配送、硬件建设、建立制度、检查验收、人员选配等各个层面的问题,使全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步入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 突出特色 满足需求 为实施好农家书屋建设这项惠民德政工程,针对绝大多数农牧民群众对藏文类出版产品的需求,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从改善民生、服务基层群众出发,确定了“以农牧民为主,以藏文读物为主,以普及通俗读物为主,以实用效益为主”的指导思想,从全国11家藏文图书、音像出版单位及20多家期刊社征订适合农牧民群众阅读的优秀出版物。同时,积极与农牧、科技等自治区有关部门联系,加强农牧科技类知识普及读物的翻译和编辑出版,推出了《自治区富民惠民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法规汇编》、《西藏安居工程示意图》、《西藏沼气科普知识》等一大批优秀出版物。 针对全区农牧区群众居住较为分散、基础设施条件较为落后等实际情况,按照“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先易后难、稳步推进”的原则,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突出农家书屋的选址,切实把书屋建在群众最需要、最方便、最受欢迎的地方,并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党的基层政权组织建设、与乡村文化活动室建设、与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建设相结合,做到科学规划、有效衔接、相互补充、同步推进,实现了资源的有效整合。 加强管理 确保质量 为切实加强农家书屋管理,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统一的藏、汉文《农家书屋管理制度》、《农家书屋借阅制度》、《农家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切实用制度强化管理、用管理促进使用。同时,还着眼于抓细节、抓具体,制作统一的藏汉文农家书屋名称和标识牌匾,编印统一的藏汉文阅览制度、出版物目录、借阅登记本、配送登记本,确保每个书屋“管理有人负责,借阅有章可循,书目有据可查”,使各项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为提高书屋建设工作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服务水平,自治区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着力从村干部、团干部、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大学生村官,以及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和退休乡村教师、志愿者、残疾知识青年中选拔管理人员,建立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使管理人员通过辛勤努力和创造性劳动,有力推动了农家书屋的管理和使用工作。(记者 田志林) |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