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衡水:文化惠民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时间:2012-02-27 编辑:全悦

衡水市区建成的怡水公园已经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霍云鹏 马路摄

    日前,笔者从衡水市政府有关部门了解到,今年7月,滏阳生态文化公园将以崭新的面貌正式向广大市民开放。截至目前,公园内道路和广场的硬化工程已经竣工。 
    为使百姓在享受丰富物质生活的同时,在文化生活方面的幸福指数也能大幅提升,衡水市委、市政府把“文化惠民”工程列入“年度十件民生实事”,2011年,全市共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80个,使全市114个乡镇全部有了综合文化站;全市建成农家书屋2374个,比承诺任务多出374个。 
    文化公园建设不断推进 
    “咱衡水啥都好,就是文化场馆太少,缺少文化场馆,城市就少了精神。”退休教师张增超喜欢读书和旅游,每到一座城市,都喜欢去看看图书馆、博物馆和广场。他认为,一个城市的居民幸福与否,与政府在文化领域的投入有一定关系。“在工作之余,要是百姓有地方消遣、有地方充电,那该多好啊!” 
    随着滏阳生态文化公园项目正式开工建设,张增超老人的梦想如今正逐步变成现实。滏阳生态文化公园项目总占地约305亩,主要包括集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规划展览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在内的文化中心综合楼,以及公园广场、景观雕塑、观光电视塔等公益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约60000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65%。 
    截至目前,滏阳生态文化公园项目已完成征地拆迁、土地平整、管线铺埋、绿化种植、东入口景观墙等工程,今年7月,公园将以全新的面貌向广大市民开放。含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等多种功能的文化中心综合楼已经挖槽动工,今年年底主体竣工,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 
    据介绍,滏阳生态文化公园是衡水市打造生态宜居北方湖城的重要工程和滏阳河景观改造的重大节点。在公园设计之初,该市就给出了明确的定位:不仅要把它建成城市的标志性区域,也要使其成为百姓休闲的好去处。公园建成后,将集文化、历史、生态于一身,为衡水市的人文景观增添靓丽的色彩。 
    114个乡镇都有文化站 
    春节以来,武强县北代乡杜林村综合文化站里始终是一派热闹欢腾的景象:村民们身着鲜艳的服装,踩着欢快的鼓点,每天都起劲儿地扭秧歌…… 
    崭新整齐的砖瓦房、宽敞平整的广场、簇新的乒乓球台、墙上活泼生动的宣传画———“这就是俺村新建的综合文化站,从去年开春落成后,就成了大伙儿文化和休闲活动的根据地。”杜林村党支部书记吴书玲兴致勃勃地介绍说,这里面积有700多平方米,独门独院,分为图书阅览室、器材室、文化健身广场。 
    去年,在全市文化工作会上,该市文广新局与各县(市、区)文广新局签署任务承诺书,将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纳入年终量化考核。市县两级成立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作。 
    截至去年年底,该市共建设8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超额完成建设计划,使全市114个乡镇全部有了综合文化站,同时,各县市区还积极出台相关文件,对已建成的文化站常规管理和正常开放做出明确要求,使文化站建设成果得以巩固,文化站管理有章可循。 
    如今,这些乡镇综合文化站组织的农业知识讲座、电影下乡等一系列文化下乡活动,正在为农民们送去知识和欢乐。一个丰富的农村文化网正覆盖越来越多的农民,让他们感受到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 
    农家书屋成农民增收“加油站” 
    “走,看书去!”在深州市双井开发区大贾村,这句话已经成为村民的“口头禅”。农闲时,每到下午,大贾村的农家书屋里都会聚满前来读书看报的群众。图书管理员张树芬说:“自从有了这个书屋,大伙儿看书、学知识的积极性都提高了,种植、养殖方面的书最受欢迎。” 
    去年,随着一大批农家书屋走进乡村,越来越多的农民通过学习先进的农业技术发了家。仅在深州市,当地农民通过农家书屋就掌握了致富技术150余项、致富信息1300余条,建成23家特色种养基地。 
    为加快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速度,解决资金瓶颈,衡水市通过向上级部门争取一点、当地财政划拨一点、社会各界捐赠一点、村(居)委会自筹一点等多种渠道,筹集农家书屋建设资金。同时,各乡镇还充分利用现有的村委会办公场所、文化室、中小学校舍等公共设施来建设农家书屋,发挥综合效益,不搞多头投入和重复建设。 
    目前,该市已建成的2300多个农家书屋,用丰富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产业信息,让更多农民走上了致富路。“富了脑袋富口袋”、争做新型农民,在衡水市农村蔚然成风。 
    文化产业园区加快建设 
    春节刚过,阜城县王集乡的剪纸专业户们便忙碌起来:国内外订单纷至沓来,运送原材料的货车一辆接着一辆,工人们不停地忙碌着,脸上洋溢出喜悦之情……2011年全年,阜城农民仅剪纸一项的纯收入就近亿元,在陈集村、小息庄、大息庄、普乘寺村等剪纸专业村的带动下,全县剪纸从业人员达到一万多人。 
    凭借深厚的文化底蕴,衡水市探索形成了冀派内画、武强年画、乐器制造、人造水晶、侯店毛笔、阜城剪纸、雕刻产业、深州彩陶、宫廷金鱼、古玩等十大文化特色产业。 
    为发展好这些特色文化产业,该市紧抓重点,加快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目前,筹划建设中的衡水文化创意产业园,正在招商引资。围绕这一平台,内画、毛笔等各类文化产业将逐一入驻,扩大该市文化产业的影响,形成区域性文化品牌。同时,中国武强国际乐器文化产业基地、衡水水晶内画产业基地、饶阳北方民族乐器基地等一批文化产业基地项目,也正在筹划中。(记者陈凤来 通讯员李丽、王常荣)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