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密码:
站内搜索:
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落幕
共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
时间:2012-05-07 编辑:全悦
    5月5日,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圆满落幕。 
    洛阳市假日旅游指挥中心透露,本届牡丹文化节全市共接待游客196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05.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3%、23.5%。其中,接待入境游客16.35万人次,旅游创汇3963万美元,同比均增长25%;各旅游景区(点)接待游客1689.5万人次,同比增长24.5%。市区旅游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为80%,同比增长10%。铁路、公路、航空运送游客980.73万人次,客运总收入1.31亿元。 
    市旅游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本届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市旅游市场呈现以下特点: 
    旅游国际化程度显著提升。突出表现在国际化会议、活动多:2012福布斯中国中原经济区自主创新与民营经济发展论坛、“洛阳台湾周”活动、中国城市对外传播高峰论坛暨中国名城网年度协作会议等高端会议、活动贯穿节会始终。 
    旅游影响力不断扩大。节会组织水平、品位较往年显著提升,吸引力进一步增强,丰富多彩的文化、经贸、旅游、演艺、体育等高水平活动轮番登场,产生了强烈的聚客效应,形成了连续的旅游高峰。 
    旅游产品趋于多元化。除赏花游外,全市的文化游、生态游、休闲游、演艺游等十分火爆,新推出的旅游产品丰富了游客的选择,增加了旅游吸引力,拉动了综合消费,带动了产业经济。 
    旅游客源结构愈加优化。具体表现为:高铁、航班游客多,中远程游客多,旅游团队多,自驾车游客多,过夜游客多,商务游客多,游客停留时间进一步延长。 
    “牡丹花都”打造工作卓有成效。广泛运用牡丹元素,营造“满城尽是牡丹花”氛围,除各牡丹观赏园、牡丹培育基地的牡丹种植面积大幅增加外,大街小巷、街心广场随处可见成片种植的牡丹,主要干道、城市出入口两侧悬挂牡丹花图案、牡丹吉祥物、牡丹彩旗。这些举措使城市适游度和可观赏性进一步提高和增强。 
    旅游业与文化、文物、经贸、农业、体育等产业融合互动,实现共赢。比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文化部推荐优秀保留剧目洛阳展演月等大型文化活动,汝阳杜鹃花节、白云山登山节等旅游活动,2012中国洛阳第11届国际名车展、第30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等经贸活动,新安樱桃采摘节、孟津草莓采摘节等农业观光体验活动,第14届全国旅游城市国标舞公开赛等体育赛事活动,一系列高水准的节会活动轮番登场,高潮迭起,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旅游与多产业融合效果进一步显现。
网站说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旧版网站
版权所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 地址:北京市朝阳门北大街10号
网站管理:文化部信息中心 邮编:100020
ICP备案:京ICP备05083456号 电话:86-10-598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