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上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班开班仪式在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举行。此次培训班由国家文化部发起,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指导落实,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及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市文广影视局公共文化处(非遗处)处长杨庆红出席仪式并致辞。杨勃副院长主持了开班仪式。
杨庆红在致辞中说,国家近年来越来越重视非遗传承保护工作。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启动了此次培训计划。她鼓励学员通过培训,拓展视野、铺垫基础,为传承事业融入时代生活做出努力。杨勃副院长表示,工艺美院将利用学科方面的优势,调动各种资源,努力做好此次培训工作。他预祝学员圆满完成学习任务,收获新的知识,充实新的能量,共同为祖国的非遗保护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据悉,文化部此前已会同有关省市文化厅(局),在全国范围确定了23所高等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研究机构以及职业技术学校为试点院校。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作为上海地区培训试点院校之一(另一所为上海大学),承接了纤维编织方向的培训任务,培训时间近一个月,培训对象为本市及相关省市国家级、市级、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学徒或从业者,以及有志于传承上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中青年学习者。培训方向主要包括编织、刺绣,及其他传统美术、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培训方案,工艺美院将聘请行业专家讲授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基本知识;聘请工艺技师传授工艺技法,使学员掌握一般的工艺表现手段;聘请艺术家、设计师传授美术必修的基础课程、设计技巧及有关理论课程,提高学员的基础造型能力;聘请工艺大师与民俗专家讲授材料学、民俗学等知识,提升学员对从事专业的科学认知度及文化修养。课程编排以案例化教学为特色,注重学员间的交流,促进互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铺设好可供普及与传播的平台。培训方式为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交流互动、观摩考察等。 (来源: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