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东艺术学院坐落于名泉簇拥的历史文化名城济南,是山东省唯一一所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文化底蕴深厚,学科专业齐全,办学层次较高,办学条件优越,在山东省艺术教育和艺术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学校始建于1958年8月,前身为山东艺术专科学校。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改建为山东艺术学院,开设本科专业,并被赋予“为全省培养音乐、美术、戏剧等方面高等艺术人才”的光荣使命。学校现有济南文东和长清两个校区,占地1313亩,其中长清校区1200亩。学校产权建筑总面积351126㎡,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70090㎡;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687357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623.33万元,齐全的配套设施很好地保障和满足了教学需要。目前,全校上下正在《山东艺术学院“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的引领下,同心同德、务实进取,为创建山艺特色、山东风格、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综合性艺术大学而不断奋斗。
山东艺术学院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面向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群,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文化艺术素养、传统技艺水平、生产经营能力等多方面开展培训。旨在提升受训者的综合理论素养和艺术鉴赏水平;使其在技艺水平、设计创意与研发、设计创新与应用、产品推广与开发等方面获得提升。坚持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与大众创业相结合,通过培训,进一步弘扬传统文化,促进文化小微企业的创新发展,带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自主就业、创业发展,带动就业,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再上新的台阶。
二、培训方向
草柳编、剪纸,共计两个班。
三、培训对象
招收草柳编、剪纸两个班。每班60人,合计120人。
(一)草柳编班
主要针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草柳编技艺的从业者、传习者、爱好者。预计培训60人,其中临沂地区30人,滨州地区30人。
临沂地区(以临沭县为主)有三百多年的杞柳种植与加工历史。临沭县拥有杞柳加工销售企业150多家,其中有自营出口权的企业达到31家,加工品种达1.35万种,是全国最大的杞柳种植基地和柳制品加工生产基地,有8.2万人从事杞柳的生产、加工和销售工作。滨州地区也有大量从事草柳编织工艺的从业者、传习者、爱好者。
(二)剪纸班
主要针对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剪纸技艺的从业者、传习者、爱好者,预计培训60人。主要为潍坊地区(以高密市为主,剪纸是潍坊高密市民间艺术三绝之一,有大量的传承人群)的从业者、传习者和爱好者,在此基础上部分吸纳滨州地区从业人员。
四、培训时间和课时
2015年7月13日至8月8日。
每班140课时,两个班共计280课时。
五、培训地点
山东艺术学院文东校区(山东省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
六、培训内容及方式
(一)课堂讲授
分为理论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技艺类课程和创意产业类课程。
1.理论类课程
以讲座形式进行,实行案例教学,带有一定的“故事性”。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非物质文化遗产理论与政策:讲授与传承人群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策和法律法规、热点与困境等内容,使学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理论和政策有较为清晰的认知,了解自身的权益和责任,增强遗产认同意识和传承意识。
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与理论:结合具体案例,讲授与传承人群密切相关的文化创意产业的政策和理论,使学员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和现状有一定的认知。
2.专业基础类课程
提升传承人群的审美能力和专业基础水平,达到“强基础、扩眼界”的目的,包括美术设计基础、实用型设计类课程、提升审美能力的鉴赏类课程等。
现代设计基础:构成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相结合,通过大量优秀构成设计作品分析,培养学员的现代设计意识。
传统图案与传统纹样:通过大量传统图案与纹样的展示分析,开阔学员视野,提升审美鉴赏水平,为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现代设计发展:通过展示、分析现代设计经典作品案例,结合美术设计类基础知识的讲解,提升学员的专业基础水平。
家居环境设计:通过具体的家居环境设计案例分析,提升学员鉴赏水平,帮助他们发现生活之美,学会将美带入作品、带进生活。
中国草柳编艺术风格介绍:介绍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草柳编技艺,通过相互比较、开阔眼界(草柳编班开设此课)。
中国剪纸艺术风格介绍:介绍不同地域、不同特点的剪纸技艺,通过相互比较、开阔眼界(剪纸班开设此课)。
3.技艺类课程
(1)草柳编班
主要针对草柳编艺术的具体技艺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艺水平。
综合编织材料:介绍各类编织材料的特点,为草柳编编织提供技术支持。
邀请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示范教学,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艺水平。
(2)剪纸班
主要针对剪纸艺术的具体技艺进行培训,提高学员的专业技艺水平。
综合工艺:介绍剪纸的综合工艺,为剪纸技艺提供技术支持。
邀请代表性传承人现场示范教学,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艺水平。
4.创意产业类课程
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应用、推广、衍生品开发等内容展开,坚持案例教学,提供大量经典案例,提升学员的创新创意能力,为传统工艺打造品牌、提升市场认知度和竞争力打下基础。主要包括:产品设计创意与研发、设计创新与推广应用、品牌策划与营销、衍生品设计与营销等课程。
(二)实践研讨类课程
结合具体课程,由教师现场指导,组织学员围绕专题进行主题交流、案例研讨、创意实践、项目策划实践等。除少量理论类课程外,其他课程都相应安排与授课内容相配合的实践研讨类课程,根据教师授课内容,安排不同类型的创作、实践或案例研讨。
此类课程以小组形式进行,按照班级实际情况和不同课程要求,分为不同小组,每个小组均有指导教师,开展实践创作活动指导,组织研讨交流。
部分课程内容利用晚上时间,通过视频观摩、主题讲座等形式展开;结合学校资源优势,组织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现场展演。
每个学员在实践研讨类课程中完成的创作实践作业,均以电子版形式收录,最终结课时制作成册,由学员保存,同时作为课程档案收录。
(三)调研考察
参观山东省内发展较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尤其是传统技艺类和传统美术类),开阔视野,获得启示,帮助学员在今后的传承中提升转化利用的能力,设计开发出更好的产品,如赴临沭柳编基地(中国柳编之都)实地考察。
(四)教学成果创作与展示
由培训学员在培训课程基本完成时,根据授课要求进行作品创作,并进行现场展示,体现教学成果。
(五)结业考核、座谈
进行结业考核,举办结业典礼。召开专题座谈会,邀请有关文化部门领导、培训学员和教师、专家进行研讨座谈,总结培训经验,交流心得感受,为新一期培训班奠定基础。
七、课时安排
草柳编及剪纸班课时安排相同,具体如下:
每天上、下午各3课时,同时利用晚上时间安排观摩、现场展演等(上午9:00—11:30 ;下午14:00—16:30;晚上19:00—20:40)。
课时分配如下:
课程类型
|
课时
|
课堂讲授
(42课时)
|
理论类课程
|
6
|
专业基础类课程
|
15
|
技艺类课程
|
9
|
创意产业类课程
|
12
|
实践研讨类
|
50
|
调研考察
|
18
|
教学成果创作与展示
|
30
|
合计
|
140
|
八、培训课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草柳编技艺)课程安排
日期:2015年7月13日—8月8日 时间:9:00—11:30(3课时);14:00—16:30(3课时);19:00—20:40(2课时)
日期
|
第一周
|
第二周
|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开班
仪式
|
非物质文化
遗产理论与
政策讲座
(于亮)
|
文化创意
产业政策与理论讲座
(刘金龙)
|
现代设计
基础
(徐中文)
|
传统
图案与
传统
纹样
(郑军)
|
调研
考察
(山东省博物馆)
|
中国
草柳编
艺术风格
介绍
(外请专家)
|
产品
设计
创意与
研发
|
代表性
传承人
现场示范
授课
|
代表性
传承人
现场示范
授课
|
调研考察
(临沂
临沭柳编
基地)
|
下午
|
交流
座谈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发展问题与经典案例
分析与研讨(李新华)
|
文化创意
案例研讨
|
创作
实践
|
创作
实践
|
调研
考察
(山东省美术馆)
|
现代设计
发展讲座
(姚敬绪)
|
创作与
研发
实践
|
代表性
传承人
指导学员
创作
|
代表性
传承人
指导学员
创作
|
晚上
|
围绕艺术欣赏、传统文化等内容观摩视频、展开研讨(4课时)
|
视频观摩、组织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现场展演
(4课时)
|
日期
|
第三周
|
第四周
|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上午
|
综合编织材料
(李楠)
|
家居环境设计讲座(朱旭)
|
设计创新与
推广应用
(董亚楠)
|
品牌策划与营销
(郑晓迪)
|
衍生品设计与营销
|
成果
创作
(教师辅导)
|
成果
创作
(教师辅导)
|
成果
创作
(教师
辅导)
|
成果
展示
(布展)
|
成果
展示与考核
|
结业典礼
|
下午
|
综合材料创作
|
课程创作实践
|
项目策划实践
|
项目策划
实践
|
项目创作
实践
|
座谈交流
|
晚上
|
围绕艺术欣赏、传统文化等内容观摩视频、开展研讨(4课时)
|
围绕创作成果进行研讨交流(2课时)
|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剪纸技艺)课程安排
日期
|
第一周
|
第二周
|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上午
|
开班
仪式
|
非物质文化
遗产理论与
政策讲座
(于亮)
|
文化创意
产业政策与理论讲座(刘金龙)
|
现代设计
基础
(徐中文)
|
传统
图案与传统
纹样(郑军)
|
调研考察(山东省博物馆)
|
中国剪纸艺术风格介绍(外请专家)
|
产品设计创意与
研发
|
代表性
传承人
现场示范授课
|
代表性
传承人
现场示范
授课
|
调研考察
(潍坊)
|
下午
|
交流
座谈
|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发展问题与经典案例
分析与研讨(李新华)
|
文化创意
案例研讨
|
课程创作实践
|
课程
创作
实践
|
调研考察(山东省美术馆)
|
现代设计
发展讲座(姚敬绪)
|
创作与
研发实践
|
代表性
传承人
指导学员创作
|
代表性
传承人
指导学员
创作
|
晚上
|
围绕艺术欣赏、传统文化等内容观摩视频、展开研讨(4课时)
|
视频观摩、组织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现场展演(4课时)
|
日期:2015年7月13日—8月8日 时间:9:00—11:30(3课时);14:00—16:30(3课时);19:00—20:40(2课时)
日期
|
第三周
|
第四周
|
星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上午
|
综合工艺(徐中文)
|
家居环境设计讲座(朱旭)
|
设计创新与
推广应用
(董亚楠)
|
品牌策划与营销
(郑晓迪)
|
衍生品设计与营销
|
成果
创作
(教师辅导)
|
成果创作
(教师
辅导)
|
成果
创作
(教师辅导)
|
成果
展示
布展
|
成果
展示
与考核
|
结业典礼
|
下午
|
综合材料创作
|
课程创作实践
|
项目策划实践
|
项目策划
实践
|
项目创作
实践
|
座谈交流
|
晚上
|
围绕艺术欣赏、传统文化等内容观摩视频、开展研讨(4课时)
|
围绕创作成果进行研讨交流(2课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