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培训方案
一、培训目标
重庆市首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班,以“强基础、阔眼界”为目标,坚持问题导向、作品导向、市场导向,通过基础培训、案例教学、现场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真正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创新意识、文化素养、市场意识不足的问题,具体目标如下:
(一)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传承人群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活相融合的设计意识及专业基础知识,提升其传统技艺的制作水平和产品品质;
(二)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市场认知度,培养其关注市场需求的市场开发意识,扩大传统技艺产品的市场份额;
(三)促进传统工艺回归大众生活,发现生活美、工艺美,造福群众生活。
二、培训方向
蜀绣、烙画
三、培训对象
重庆市蜀绣、烙画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项目普通传承人群,共计100人左右。具体包括:
(一)蜀绣、烙画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所带的学徒;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企业技术工人;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青年爱好者。
重庆市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美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可旁听培训课程,但不占本期培训名额。
四、培训时间和课时
8月5日至8月28日(需求调研:6月20日至6月30日;报名:7月5日至7月20日),共24天。
共计170课时。周一至周五上午安排专题讲座与基础课程;下午安排现场教学与实训或创作课程。周末原则上安排学员创作,教师个别指导。
五、培训地点
重庆文化艺术职业学院(重庆市江北区洋河中路42号)
六、培训内容
(一)蜀绣、烙画作品创作;
(二)学员作品展览: 将学员作品搬进展览馆或广场,并现场进行烙画、蜀绣的知识普及。
七、培训方式
(一)专题讲座与现场教学大班授课;
(二)技能实训小班授课或分组授课;
(三)创作设计一对一指导;
(四)结业汇报以作品展览的方式呈现培训成果。
八、课程设置
授课形式
|
课程
类型
|
名称
|
课时
|
教学
场地
|
主要内容和教学目的
|
授课
教师
|
大
班
课
|
文化修养课
(专题讲座)
|
重庆历史
文化与
地域符号
|
3
|
学术
报告厅
|
了解重庆历史变迁及文化内涵,对重庆的地理风貌、民俗民风等进行解读。使
学员了解重庆特色的地域符号,并将这些地域符号
用于创作,制作出具有浓郁重庆地域文化特色的作品。
|
牟延林
|
大
班
课
|
文化修养课
(专题讲座)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们的生活方式
|
3
|
学术
报告厅
|
了解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政策与社背景,认识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现状、发展前景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
现代生活的必要性。
|
王发荣
|
与代表性传承人面对面(专题座谈)
|
立足本土、放眼天下, 绣巴渝风尚
|
3
|
培训
会议室
|
请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对
学艺经历、创作过程等
进行现身说法,坚定学员
投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事业的决心,激发创作动力。
|
康 宁
刁 娟
胡惠琴
|
我与烙画的不解之缘
|
3
|
培训
会议室
|
请烙画代表性传承人对
学艺经历、创作过程等
现身说法,激发创作动力。
|
张明志
|
大
班
课
|
传统工艺
常识课程
|
中国刺绣
风格与
工艺介绍
|
4
|
培训
会议室
|
介绍中国传统刺绣尤其是
四大名绣的风格特点、工艺、发展趋势等要素,引导学员认知蜀绣的发展历史、运用价值及市场开发潜质。
|
付 卉
|
大
班
课
|
传统工艺
常识课程
|
烙画的风格特点及
工艺介绍
|
4
|
培训
会议室
|
系统介绍烙画的发展历史、风格特点与工艺,引导学员认知烙画在家具、饰品等领域的最新应用。开拓学员
视野,激发其创新烙画表现载体的热情。
|
侯振伟
|
小
班
课
|
专业基础
课程
|
白描、线描、
工笔画
|
12
|
专业
画室
|
了解中国画线的基本类型,通过对线条起、行、收的联系,掌握线条的基本规律,准确掌握指、腕、肘的运行方向和力度,灵活运用各种
转折、顿挫和提按手法。
|
侯振伟
付 卉
|
色彩基础
与实践
|
12
|
专业
画室
|
通过对色彩构成、色彩
调和、色彩心理等内容的
学习,提高学员的色彩
构成能力和审美能力。
|
杨晓见
江书军
|
小
班
课
|
实用设计
课程
|
传统工艺品设计构图与应用
|
12
|
专业
画室
|
通过提高学员对画面
构成的把握能力,将重庆元素融入到画面中来,
创新画面的构成形式。
|
李 浩
张懿隆
|
见于心,
现于形——传统工艺
图形场景
速写
|
8
|
专业
画室
|
培养学员将要表现的
场景转换为图形,借助
透视学原理,使图形变得
更加美观和生动。
|
杨晓见
付 卉
|
装饰图案
设计与实用
结合
|
16
|
专业
画室
|
通过对图案设计、传统
民族图案元素的重组与
创新等,使学员了解
蜀绣、烙画及其他工艺
图形创作设计技巧。
|
张懿隆
刘宴君
|
小
组
课
|
实用设计
课程
|
蜀绣艺术综合应用设计
与创作
|
16
|
专业
画室
|
了解蜀绣的材料使用、制作流程、基本技法等,以及
用于室内设计、服装高级
定制、旅游工艺品等领域的各种实例,进行命题创作。
|
刁 娟
李淑兰
孙志慧
|
小
组
课
|
烙画艺术
综合应用设计与创作
|
16
|
专业
画室
|
了解烙画绘画材料的使用、表现形式、基本技法等,
以及用于室内设计、软装
配饰、旅游工艺品等领域的各种实例,进行命题创作。
|
侯振伟
张明志
|
综合材料在传统工艺上的应用
|
8
|
专业
画室
|
探讨多种材料用于传统
工艺品的可能性,创新原有的传统工艺的表现载体,
开发传统技艺用于新产品、新领域的空间,引导学员
进行创意创作。
|
江书军
李 浩
|
大
班
课
|
现场
教学
|
巴渝文化的
追溯与探索
|
7
|
校外
|
参观重庆三峡博物馆、
重庆巴渝非物质文化
遗产展览馆
|
杨 林
付 卉
|
专题
调研
|
民间手工艺市场需求
调研与分析
|
4
|
校外
|
走进工艺品市场、旅游
集散地、企业、生产作坊、生产性保护基地等,了解
市场需求,借鉴创作经验,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保护的理解。
|
马 涛
(元禾大千
总裁)
|
大
班
课
|
现场教学
|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
品牌营销
策略与
创新保护
|
4
|
校外
|
以“壹秋堂”案例为切入点,从文化内涵、产品功能、
营销渠道等方面解读
艺术品贴近生活、走进生活的保护思路。
|
綦 涛
(壹秋堂
总裁)
|
大
班
课
|
现场教学
|
传统手工艺制作设备与流程
|
4
|
渝康宁蜀绣庄
|
了解蜀绣的基本制作工具及工艺流程。
|
康 宁
刁 娟
|
大
班
课
|
作品鉴赏课
|
作品鉴赏与交流
|
4
|
画室
|
对优秀蜀绣、烙画作品
进行赏析,提升审美能力。
|
侯振伟
胡惠琴
刁 娟
|
一
对
一
|
个人创作
|
结业创作
|
16
|
画室
|
学员进行结业创作与
作品交流
|
侯振伟
杨晓见
张懿隆
李 浩
付 卉
刁 娟
胡惠琴
李淑兰
|
|
结业汇报与成果展示
|
学员作品展及非物质
文化遗产
知识普及
|
8
|
非物质文化
遗产
展厅
|
将学员创作作品搬进
展览馆或广场,并现场
进行烙画、蜀绣的
知识普及。
|
康 宁
侯振伟
张懿隆
杨 林
|
合计
|
170
|
附件:
1. 培训课程安排表
2. 培训班师资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