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教学现场
剪纸老艺人范祚信讲授《非遗传承人技艺示范》课程
时间:2015-07-31 编辑:马思伟  

    7月17日,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计划——剪纸技艺培训班”课堂上,迎来了一位中国剪纸艺术大师——范祚信,由他为学员讲授《非遗传人技艺示范》课程。 

 

范祚信老师在为学员们授课

学员们认真聆听

    范祚信老师7岁跟随母亲学习剪纸,从艺五十多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高密剪纸代表性传承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获中国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优秀剪纸艺术家、中国十大民间艺术家、山东省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等称号。 
    在授课过程中,范祚信老师首先向学员们介绍了关于我国不同地域的剪纸风格,结合自己多年的艺术创作经验,并以他曾获得山东剪纸艺术节金奖的作品《老鼠嫁女》等艺术作品为例,就剪纸构图问题进行了重点讲解。范祚信老师强调,剪纸构图的要点是在于要注意黑、白、灰三者的调和,其中,黑主要指的是剪纸的实体部分,而白就是剪纸中的那些大面积留白部分。三者中最关键的是在两者之间灰(也就是指锯齿状毛边处理)的部分。在谈到如何才能有力凸显剪纸作品的意义与灵魂性这一问题时,范祚信老师认为,这取决于作品是否能够与欣赏者实现有效的艺术沟通,只有考虑并做到了这一点的剪纸作品才能称得上是好的作品。在课堂上,范祚信老师也和学员们分享了自己学艺经历。范祚信老师希望学员们能够以弘扬剪纸文化为己任,珍惜此次学习机会,在以后的剪纸作品创作中继承传统、努力创新。范祚信老师通俗易懂,朴实无华的讲课方式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位老艺术家对艺术创作和艺术教学的态度。

祚信老师与学员们交流 

范祚信老师作品

    课堂上,范祚信老师不仅仅注重构图理论的讲解,而且也自己拿起剪刀,在技法上也进行了演示和指导。在课堂休息时间,范祚信老师走下讲台,走到学员中间进行逐一的探讨交流,就学员提出的具体问题和剪纸创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耐心的进行了指导和解释。课堂学习气氛浓郁,学习热情高涨。在课后与学员的交流中,学员们对范祚信老师的课堂教学予以了极高的评价。 
    对于活动的前期准备和教学实践,我校各级领导予以高度关注。在培训课程安排上,本着技艺与理论并重的理念,邀请了像范祚信老师这样一批既具有极高的剪纸技巧,又富有大量创作经验的民间剪纸艺术家。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供稿)

范祚信老师与学员们合影

返回顶部】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上一篇: 乌鲁木齐刺绣班教学现场
下一篇: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培训班学员参观上海创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