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至11日,山东省“尼山书院”暨“乡村儒学”骨干培训班在泗水圣源尼山书院成功举办。7月9日上午,培训班动员会议召开,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主持,济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次忠出席并致辞。会议传达学习了《省文化厅关于在全省创新推进“图书馆+书院”模式建设“尼山书院”的决定》,听取了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建设情况和“乡村儒学”现象有关情况。全省17市文广新局分管副局长,市图书馆馆长、全省76个一级图书馆馆长参加了会议。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出席会议并作动员讲话。他强调,举办这次培训班,推进“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建设,最重要的是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视察曲阜和孔子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要利用书院模式进一步突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有教化教育的功能,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惠及全民,城乡均等。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我们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建成我们党的文化阵地、思想教育阵地。
他指出,要坚持实事求是,把握原则,创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新模式。一要坚持教化育人的原则,充分发挥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等文化阵地重要作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量力而行,逐步推进。充分利用图书馆既有设施和现有的条件,优化配置现有的图书资源,推进尼山书院建设。不要超越我们的阶段,更不要加重负担,不搞大规模建设。三要探索规范化的管理。在“六个一”的标准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进一步规范,形成系统的完整的服务体系。四要积极整合资源。要立足当地解决好师资力量长期性、持续性、机制化问题,利用当地知名人士、离退休教师、老领导、老校长、老教授等人才资源,通过志愿服务方式开展各种活动。要搭建服务平台,请大家来讲,让大家受益。五要特别注重实效。不要图形式、图热闹,不赶时髦,注重群众反响、社会反响,真正发挥应有的效应。要结合目前正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反对形式主义,搞一处就要有一处的实际效果。
他强调,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供基本保障。各市文化行政主管部门要把“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和服务纳入本地工作部署之中,认真研究谋划,专人负责,深入推进。在工作机制上,文化部门要负起牵头责任。结合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考核、一起推进、一起落实。按照梯次推进的方式,建成一个考核一个。积极整合各方面、各有关部门力量,密切合作,形成统一的整体。在保障措施上,要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拿出专项资金,按照“六个一”的配置标准进行必要的投入。省里将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对作为试点的市、县级分别给予支持。各市要积极进行研究,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为推进“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建设和服务工作提供切实保障。
培训期间,邀请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副院长颜炳罡、中国社科院儒教中心副主任赵法生、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省文物局副局长高述群、邹城孟子研究院负责人等,分别就“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文化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儒家思想的重要意义”、“孔子及儒家思想的来源与传播”、“韩国儒学发展情况”、“孟子学说的产生背景和重要意义”等题目进行了讲解。组织现场观摩了泗水县圣水峪镇乡村儒学讲堂讲座。培训班还围绕“尼山书院”建设与服务标准、讲读专家库名单、国学必备书目等,进行了讨论。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