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头条新闻

山东公布"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
时间:2021-06-18| 编辑:|【

    3月31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邀请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文物局、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负责人介绍“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重点项目”有关情况。从发布会上获悉,我省将按照“项目化”思路,通过7类31个重点项目,推进齐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工程。目前,全部项目已经开始实施并扎实推进,大部分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

  这7类31项重点项目包括设施建设、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传播交流等项目以及公益性基金支撑平台项目、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

  设施建设3个重点项目分别是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建设、孔子博物馆及博物馆体系建设和尼山圣境建设。这3个项目都处于基础建设阶段,尼山圣境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8.64亿元,宫像区孔子像、大学堂已完成主体封顶,建成后将成为面向全球孔子学院的最大中华文化体验基地,孔子博物馆主体业已封顶,展陈方案已经论证完毕。

  研究阐发项目主要有8项,分别是齐鲁传统人文思想和社会科学研究、齐鲁古近代自然科学成果研究、齐鲁古近代应用科学和技术成果研究、儒学重大基础研究工程、齐文化研究工程、墨子研究工程、齐鲁文学艺术经典和名家典籍研究出版项目、齐鲁传统音乐及歌舞杂技传承研究基地建设。目前,各个项目进展顺利,如《孟子文献集成》明代以前部分14卷已经正式出版,“孔府档案”项目新整理孔府散档2万余件,18万多页,档案全文数据库基本建成。

  普及教育项目主要有9项,分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数字化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众化系列读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化创新重大理论研究、齐鲁文化题材文学艺术创作工程、优秀传统文化影视传播工程、山东传统戏曲艺术传承工程、尼山书院暨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建设工程、经典诵读工程。前4个项目是我省首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项目征集活动”项目,已经分别从全球参评的方案中评选出入选方案、入围方案。尼山书院暨乡村(社区)儒学讲堂建设工程进展顺利,全省已建成尼山书院67个,建成乡村、社区儒学讲堂3429个,开展活动近2万余场次,服务群众超过100万人次。“图书馆 书院”模式受到文化部肯定,经验在全国推广。

  保护传承项目主要有7项,分别是红色文化保护展示工程、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乡村记忆”工程、“三孔”古建筑彩绘整体性保护修复、山东数字化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及方志馆档案馆建设、山东省古籍保护计划、

  《山东艺文志》《山东文物大系》编辑出版工程。目前,已启动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全省105个县(市、区)基本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乡村记忆”工程已评选出第一批24个试点单位,其中传统文化乡镇2个、传统文化村落(街区)16个、乡村(社区)博物馆6个。

  传播交流项目主要有2项,分别是省属重点媒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目前,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世界儒学大会、尼山书屋都已经成为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文化品牌。依托中国孔子网,将重点建设“一网一台一馆”,即中国孔子网、孔子网络电视台、网上儒家文化数字化馆,中国孔子网将于5月全面上线。

  公益性基金支撑平台项目,重点加强中国孔子基金会建设,设立传统文化基金、红色文化基金、现代文化基金等系列专项基金,创新落实企业、社会组织、自然人捐赠优惠政策,探索建立政府、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共同参与的基金募集运作机制。

  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项目,主要以曲阜、邹城两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为依托,努力建设道德文化首善之区。这个项目是继“蓝黄”国家战略之后,我省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的又一重大举措,已经被正式列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目前示范区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孔子研究院、“三孔”、“四孟”、尼山书院等39处文化资源已经勘察完毕,初步确定示范区建设按照核心区、协作区和联动区三个层次推进。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介绍,我省力争5年内在全省基本形成完善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阐发、普及教育、保护传承、实践养成、传播交流体系,形成整体推进的战略态势,努力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走在全国前列。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