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厅动态

全省文化企业融资对接交流研讨班侧记
时间:2021-06-18| 编辑:|【

  自认颇具发展潜力的项目,却迟迟无法顺利融资。为解决很多文化企业尤其是中小型文化企业都曾遇到过的类似难题,山东省文化厅联合省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于7月27日至29日在日照搭建平台,举办2016年首期全省文化企业融资对接交流研讨班。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王廷琦说,办班目的是通过文化企业投融资理论政策的讲解、文化项目的全方位宣传展示、金融机构项目的投资流程呈现,搭建一个文化企业与投资机构广泛对接的平台,切实促进项目融资。
  路演现场——
  动漫影视项目较多
  首期山东文化企业融资对接交流研讨班期间,累计有15个项目参与现场路演,包括7个动漫影视项目、5个旅游休闲类的文化产业园项目以及为数不多的几个工艺品制造工艺提升项目。
  占比较多的动漫影视项目中,不乏国内日渐升温的“情怀作品”。以纪录片《中国人的一天》为例。项目由日照市二月花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策划,计划通过录制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场景,展现一个关于“活着”主题的正能量故事。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思妙介绍,《中国人的一天》项目优势在于“阵容全民化、内容震撼性、受众广泛性”。她表示,或许现在并非纪录片成长的黄金年代,但中国的纪录片市场容量正在不断扩充,其团队对项目前景持乐观态度。
  根植本土文化特色是本次路演动漫影视项目的另一特点。如三维动漫连续剧《蹴鞠娃传奇》,以足球起源地淄博市临淄区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依托,计划拍摄上百集的蹴鞠主题动漫。项目策划方、山东蹴鞠娃动漫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德星说,围绕《蹴鞠娃传奇》的拍摄,他们拟在5年时间内,推出以“蹴鞠娃”为主题的电影动画、故事书、游戏等相关衍生产品。他认为,以“动画生产播出——衍生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的商业模式,项目将会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研讨班上,《新牛郎织女》、《七品县令郑板桥》、《大话运河》等动画影视项目也做了推广。与会专家认为,从弘扬传统文化角度出发,这些作品的制作势必会有较好的社会效益。
  专家点评——
  集聚优质资源
  记者在路演现场看到,动漫影视领域类似“二月花”团队的文化企业,均对项目前景极具信心,但投资机构负责人却多数保持冷静心态。部分投资机构负责人在充分肯定项目策划创意的同时,也提出了建议。
  凤凰众筹(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副总裁陈涛在研讨班后总结了5句话:“少谈行业,多谈企业;少讲故事,多讲资历;少用文字,多用数据;少说情怀,多讲团队;少点忽悠,多点诚意。”他向记者表示,十分欣赏一些动漫影视项目负责人的情怀,但同时更应该注意现象与个体之间的差异。“比如,国内视频市场目前很大,这是现象,可并不代表某家文化企业就很强,就一定能站在风口上取得成功。”
  陈涛建议,由于自身不能避免的轻资产弱势,文化企业在融资时需学会“换位思考”,站在投资方去考虑:你的公司怎么样?要钱干什么用?怎么还钱?还不上钱怎么办?“你的企业怎么样,看过3张报表便一目了然,投资机构脑瓜一热就掏钱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他说,近年来“凤凰众筹”正将大量精力投向文化领域,并已投资了一些影视作品和演唱会等,掌握融资方的财务状况是十分关键的环节。
  也有专家表示,文化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应充分展现自身的核心竞争优势。具体而言,企业应在发展过程中挖掘自身潜力,找准本身特点,集聚自身最优质的知识产权资源和创意力量,形成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这种品牌优势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能获得稳定的业务来源,由此带来的良性循环在带给企业稳定收入和利润的同时,也能给投资方带来合理的未来收益预期。
  行业展望——
  警惕朝阳产业“红海现象”
  研讨班结束后,部分投资机构和金融界人士向记者表示,经过多方对比,他们更倾向于有合理收益预期、风险较小的实体项目。比如,以扩大生产规模为主的“生活装饰用品加工”项目便受到诸多投资机构青睐。
  “生活装饰用品加工”由山东威邦工艺品股份有限公司报送。该公司是一家生产性民营出口企业,主要制造涵盖各类文化元素,兼具欣赏性、实用性玻璃材质系列家用品,多年来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公司董事长熊玖文介绍,报送项目拟融资1000万元,用于厂房建设和设备引进等。类似还有“西冶琉璃文化创意产业园”项目。项目由从事琉璃艺术品生产销售的山东西冶刘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策划,计划融资5000万元用于完善产业园后续建设。
  山东国际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宋济京说,文化产业项目若不能与金融工具相匹配,其发展壮大的可能性将降低。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文化产业正受到资本市场更多的关注,但要警惕“蓝海”中的“红海现象”。当市场竞争十分激烈时,身处朝阳产业中的文化企业要将核心工作做实,避免盲目开设新项目。
  据相关部门统计测算,2015年山东实现文化产业增加值2370亿元,同比增长8.57%;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810个,累计完成投资1205.4亿元,同比增长12.6%。但多数文化企业在经营管理、融资、人才培养、创新能力等方面仍面临许多不足和困难。
  为缓解文化企业融资难问题,山东近年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拓宽融资渠道方面动作频频。王廷琦介绍,通过完善文化金融合作政策体系、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文化企业、搭建文化产业项目宣传推介平台等举措,山东正在努力构建服务文化企业的多层次融资体系。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