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日至28日,第六届山东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简称山东文博会)在济南举办。自2006年开始,山东文博会每两年举办一届,已成为推动山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展示“鲁”字号文化企业的重要平台。
现场签约投资额将超840亿元
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第六届山东文博会组委会副主任王红勇介绍,经过各方努力,本届山东文博会招商招展工作顺利,吸引了大批海内外客商前来参展交易。济南国际会展中心、济南舜耕国际会展中心两个展馆总展览面积10万平方米,展位4400个,参展率100%,创历届展览之最。不仅全省17市、省直各承办单位和重点企业将以特装亮相,全国31个省区市及港澳台地区等一大批国内客商到会参展。台湾展区带来23家台湾本土文创企业,展出台湾文创礼品、特色美食以及手工艺术品。欧洲馆集中展示欧洲高端油画、欧洲艺术品和衍生品等,俄罗斯、加拿大、日本等多个国家的文化产品也登场,展示本国独特的文化风情。
王红勇介绍,本届文博会突出项目招商和产品交易这个核心,并加大文化产业项目征集、推介和招商力度,目前已征集推介文化产业项目520个,意向投资总额4533.59亿元,融资总额1180.08亿元。8月25日举行山东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暨首届山东省文化企业30强发布仪式,现场签约20个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投资额840亿元,融资额78.09亿元,项目涵盖了新闻出版发行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文化休闲娱乐服务、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工艺美术品生产销售,文化艺术服务等多个领域,是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以及与科技、金融、旅游、贸易等融合发展的新成果。
秉承“文化的盛会、人民的节日”的办会理念,第六届山东文博会在筹备期间组织了公益广告大赛、“泉声曲韵”戏曲票友大赛、第四届微电影大赛、第三届济南优秀青年演员艺术大赛、第二届中国(山东)青少年书画评选、山东省电子游戏超级联赛等100余场群文活动。
突出“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主题
在前五届的基础上,本届文博会进一步挖掘和展示齐鲁优秀文化,重点宣传推介文明山东、创意山东、孔子文化、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五大品牌,“鲁”字号文化产品占展会内容总量的60%,有力展示山东文化形象。
王红勇介绍,本届文博会上,参展单位和企业立足各自文化特色和发展定位,既有泉水文化、滨海文化、泰山文化、运河文化、黄河文化等地域文化的充分展示,又有民间艺术、传统工艺的现场展演和制作,还有新型文化业态、现代科技及发展成果的缤纷呈现。16家富有齐鲁文化特色的重点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企业及中华老字号企业参展,展品既有传统文化产品,也有新兴文化内容,既有山东特色美食,也有特色文化制品等。
本届展会的主题是“转型升级、融合发展、创业创新”,共设文化改革发展综合展区,新型文化业态,文化新产品新技术新装备展区,融合发展展区、动漫游戏展区,文化生活展区、省外文化产业展区,广场展销区七大展区。王红勇介绍,本届文博会在展会设计上,突出创意内涵,精心融入富于区域特色、时代风尚的创意元素,并特设高校文化创意成果展,集中展示山东12所高校大学生文化创意成果,尽显青年学子们的创意活力;在展示内容上,各会场和展区都突出汇聚、展示和推介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的新产品、新业态、新项目,注重创意创新;在策展布展上,大量运用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把传统与现代、静态与动态、平面与立体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的视听冲击力和震撼力,使文博会成为人们体验最新技术成果的文化盛宴。
立体宣传提高知名度
为提升山东文博会的品牌知名度,有关部门今年加大了对第六届山东文博会的宣传力度。济南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第六届山东文博会执委会办公室主任岳绍红介绍,本届文博会在新闻宣传方面有“3个首创”。
一是成立首个全媒体报道团。济南广播电视台集成电台、电视台、新媒体中心和《济南画报》优势采编力量,制定了一套集成报道方案,专门成立了文博会全媒体报道团。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合力,精心组织开展筹办工作、展会盛况、交易成果、展会论坛、系列活动的采访报道。二是首次开通文博会手机客户端。本届文博会密切融合“互联网+”,力图借助新媒体优势,将全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丰硕成果展示出来、传播出去,使之成为展示齐鲁文化、山东创意和招商引资的窗口。三是首次齐鲁文化记者行走遍全省17地市。为充分挖掘山东的文化资源优势,全面展现山东17地市的文化特色和文化改革发展新成就,做大做强齐鲁文化品牌。8月初,来自22家媒体的40余名记者赴山东17地市开展“相约文博会 齐鲁文化记者行”集中采访活动,集中宣传了山东的知名文化企业,提高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本届文博会的卡通形象组合“仁仁”“智智”和“老夫子”来自于《论语》中的表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卡通形象创意源于齐鲁文化中的“山水圣人”,造型生动活泼,又温文尔雅,体现出山之博大、水之灵跃、圣人之礼雅,又展现了齐鲁文化之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第六届山东文博会还推出了手提袋、棒球帽、胸针等多项文创产品,让参会者可以从中体会文创产品开发的匠心,阅读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文博会LOGO、吉祥物和文创产品,相互协同,既体现文博会的官方立场和权威性,又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与认知,力求打造一场接地气的文博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