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厅动态

山东柳子戏:走进校园吸引年轻人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1月6日,由山东省柳子剧团创排的两部经典剧目在济南市章丘区辛寨镇辛锐中学上演,这次别开生面的演出,是柳子戏进校园的一个缩影。作为非遗剧种,当下,柳子戏发展不光“故纸堆”里寻源流,借助院团与学校互动的传承方式,这个古老剧种正培育着更多年轻观众。

  送演出也送指导

  当天的演出中,在演完《五台会兄》后,后台更加忙碌了起来,接下来,讲述革命英烈事迹的《青山作证》将由山东省柳子剧团的专业演员和辛锐中学的学生演员合演。“眉毛适当浓一些,人更显精神,也更能展现人物形象。”剧团化妆师一边为剧中“辛锐”的学生扮演者王欣茹造型,一边传授给她关于舞台面妆的技巧。

  说起双方合演的缘起,山东省柳子剧团副团长于斐介绍,辛锐中学早在2005年省柳子剧团创排《青山作证》时,就提供了有关剧中主人公辛锐的大量素材。“这次同台演出,学校对该剧进行了整体移植,这也有利于推动柳子戏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于斐说。

  学校移植这个戏的时候,山东省柳子剧团还配备了声腔、乐队、身段方面的专业演员前后4次现场指导。演员韩晓鑫担任的就是有关唱腔和舞台呈现的指导工作,他还对剧中“突围”一场的舞蹈动作进行了更适合学生演绎的调整。“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能演得这么好已经很不容易了。”韩晓鑫说。

  免费送指导,使柳子戏的校园传承成效显著。“之前是照葫芦画瓢,现在有了专业的指导,演起来更得心应手了。”王欣茹接触柳子戏已有3年多,她坦言,除了演过的“辛锐”外,现在还知道《玩会跳船》等柳子戏剧目。

  让传承基地活起来

  经过长期合作,辛锐中学2015年被山东省柳子剧团授予“中国柳子戏艺术传承基地”。该校校长石慧明介绍,学校每周都会安排一节课学习柳子戏,由学校音乐老师主讲,由黄遵宪、潘若鹏等柳子戏知名艺术家指导编写的校本课程《柳源 柳韵 柳情》,既详细阐释了有关柳子戏的基础知识,也有【山坡羊】【娃娃】等经典曲牌的介绍。此外,学校还成立了柳子戏剧社,每周二下午进行社团活动,目前已有50余名学生加入,此次《青山作证》的学生演员就全部出自该社团。除了校园演出外,学校柳子戏剧社还曾走进社区及章丘文博中心等地演出。

  除了辛锐中学,在济南和柳子戏起源地菏泽一带的中小学也有数家柳子戏传承基地。“院团+学校”合力传承的方式正逐渐培育起剧种发展的优良土壤。在济南天桥区汇才小学,借助“老师先教唱曲谱、专业演员再进行字音指导”的方式,小学生们能将柳子戏《江姐》“绣红旗”等片段演得有模有样;同样,在菏泽市郓城县陈坡希望中学,孩子们也能够完成“中流砥柱有孙安”等柳子戏经典段落。

  除了进行指导,山东省柳子剧团还借助“非遗日”“送戏下乡”等活动,与传承基地的学员们交流演出、同台合作,实现柳子戏艺术“传、帮、带”。

  把青少年观众领进门

  作为目前全国唯一从事柳子戏演出、传承及保护的专业团体,山东省柳子剧团有“天下第一团”之称。黄遵宪坦言:“这也是在时刻提醒我们再不传承就晚了。”

  肩负剧种振兴发展的使命,山东省柳子剧团近年来狠下功夫推动观众年轻化发展。在柳子戏《青山作证》启动今年首场进校园演出后,截至2月底,山东省柳子剧团还将在全省10余所高校演出15场,包括《五台会兄》《张飞闯辕门》等传统经典剧目。“进校园不是演完就走,我们还要加大力度宣传柳子戏。我们在演出串联词中增加了剧种介绍,并在演出前和演出后适当安排互动环节,目的就在于把青少年观众领进门,并通过我们的努力把他们留下来。”该团演出科负责人说。

  此外,作为团校合作的另一种实践,2016年12月,山东省柳子剧团联合中国戏曲学院多剧种班为该团青年演员打造了一部小剧场柳子戏《陆游休妻》,也因此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关注。同时,借助知名艺术家的推动,“讲解+演示”式的柳子戏讲座也正在山东大学等高校开展开来。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