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省厅动态

乡村振兴打开非遗保护的山东样本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非遗月”激发新活力
    “我们家世世代代都做剪纸,能够参与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期间的展示与互动交流,感觉越来越受到重视。”今年62岁的省级非遗剪纸艺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栾淑娟说。
    2015年12月1日实施的《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规定,每年的农历腊月二十三至次年二月初二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2016年2月1日至3月10日,2017年1月20日至2月27日,省文化厅分别在全省部署开展了第一届、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据统计,两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月中,山东累计举办各类非遗展演、展示活动1600余场,观众超过了3300万人次。”省文化厅一位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的2月8日至3月18日,我省又迎来了第三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月。其间,举办了“我们的中国梦”2018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暨大运河文化带展演系列活动,通过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彩演绎,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与获得感。“截至目前,本届活动已开展700多场,参与群众超过1700万人次。展演、展示内容比往年更加新颖精彩。”济南市举办非遗传承成果展、非遗展示体验活动、传统戏剧专场等;青岛市举办“我们的中国梦,我们的中国年”——生肖剪纸互动体验活动;淄博市举办2018元宵晚会、2018年中国淄博花灯艺术节大型灯展、淄博琉璃烧制技艺展销展示;枣庄市举办“闹元宵”民俗文化大拜年活动;烟台市举办“我们的中国梦”——胶东花饽饽民俗展;潍坊市举办第三届中国(潍坊)国际年画节;济宁市举办第三届“千年运河典声扬”曲艺汇演;泰安市举办大汶口工业园庆新春大型灯会等活动……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扩大非遗影响力,本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的很多项目增加了观众互动环节。据栾淑娟介绍,今年的“走进新时代、展现新面貌”全省剪纸专题展进行了剪纸技艺现场展演与观众体验。
    “非遗”作为民族文脉的精华,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在振兴乡村战略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省政协委员刘春宏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地方的文化缩影,代表着这个地方的文化软实力。保护和传承好“非遗”,不仅可以筑牢文化小康的根基,还可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只有深入挖掘和利用好‘非遗’,保护传承好这些带有鲜明‘乡土味’的文化‘土货’,使这些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瑰宝在时代发展大潮中不被淘汰,让乡土文化更具生机与活力。”刘春宏说。
    打造“非遗”保护的山东样本
    我省作为名副其实的非遗大省,多年来,一直遵循“从文化的来处寻找到文化出发的力量”,保护好文化的根脉,重树文化的价值,取得了斐然成效。截至目前,我省共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项目8个,国家级名录173项,省级名录751项,市级名录2990项,县级名录9369项。现有国家级传承人51名,省级传承人296名,市级传承人2063名,县级传承人5916名。
    另一方面,我省在前赡规划设计中,也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放在了首位,为之量身定制保护与利用相结合的可行方案,把最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最富有生命力的个性特色,尽一切可能地保留并发扬,延续历史文脉。济南、烟台、泰安、聊城、青州、曲阜、邹城等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绝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没有封闭起来,而是以开放的姿态,逐渐融入到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融入到整个城市的肌理当中,成为城市的个性化标签和文化名片。
    更具有前瞻性的是,近10年来,我省从保护非遗项目的核心技艺出发,利用非遗来源于群众、来源于生活,就业门槛多样的独特优势,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着力点,打造非遗生产性保护的“山东样本”。龙山黑陶非遗项目解决了当地5000余人再就业问题;高青老粗布实行实体店销售与网络销售同步,产业集群由原来的两三人家庭纺织发展到今天的四五十人群体纺织,超万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就业;潍坊市实施“九千绣花女培训工程”,投资50万元,常年面向群众免费教学,先后培训学员2000余名……这些非遗项目实现了扩大就业渠道、扩大创业空间、扩大生产性保护集群、扩大与旅游等融合发展,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
    “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与实践中,我省在非遗保护方面逐渐突显出了标杆和引领作用。对乡村记忆的倾力保护,使非遗保护的‘样本’正在徐徐打开。”省文化厅负责人表示。
    “随着工业化大潮汹涌袭来,大量的传统村落在推土机的轰鸣声中‘香消玉殒’,乡村文化凋敝,很多人的乡愁无法安放。”省政协委员李瑞华认为,我省在振兴乡村,特别是拯救包括“非遗”在内的传统文化方面采取的政策与措施,延续了乡村的文化脉络,夯实了乡村的文化内核,让中华五千年的农耕文化得以传承,使得传统村落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开启点与承载点,这既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史的“实证”,也是中华文明渊源的“活证”。
    省政协委员常爱玲则认为,随着城镇化建设的快速推进,乡村的“非遗”印记正在逐步减少甚至湮灭,如何珍视“非遗”的历史传承,延续乡村文化脉络,挖掘乡村振兴的文化元素,正成为一个重要而深远的课题。“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关乎农村政治、经济、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课题,涵盖了多个领域,超越了经济发展的范畴。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既是一份精神追求,也是乡村长远发展的‘灵魂’所在。”
    传统工艺类非遗带动大产业
    在潍坊市奎文区大虞文化村,核雕技艺传承人希今的“睡梦罗汉”“普贤菩萨”“问心”“醉酒”“无相”等核雕作品题材广泛,雕工精致。
    希今的每一次创作都是一次心灵的旅程,这是方寸之间的艺术。由于雕工复杂,纯手工制作,一年也出不了几件核雕作品,但他的核雕作品从不缺买家,每件价格也是从3万到20万元不等。他的徒弟卫威说,在希今的核雕圈,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核雕爱好者,“时常是别人先预定作品,老师做出什么就是什么,别人还都很满意。”
    希今少年时便接触核雕,那时候也没人教,他自己自学了9年。“当年做核雕的人只有10余人,现在整个潍坊有将近500人,队伍在不断扩大。”希今说。
    同样被列入省级首批“非遗名录”的还有肥城桃木雕刻。“一件栩栩如生的桃木龙凤雕刻,价格都在500元以上。原材料桃木的价格占得不多,贵就贵在雕刻手艺上。”省级非遗项目桃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王来新说:“桃木雕刻技艺在肥城市已有年头,现在已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靠这门手艺吃饭的人就超过了4万。”
    自2006年桃木雕刻被列入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以来到如今,肥城市桃木雕刻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60多家,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有了非遗技艺就转化出了经济效益,有了经济效益,非遗的传承就更顺利。”王来新说。
    对此,在多位省政协委员看来,保护“非遗”的同时,如何将“非遗”项目做“活”,带来经济效益,探索出一条“非遗+”的道路,至关重要。
    “束之高阁并不是保护,来源于基层生产和生活的非遗农耕文化,只有回归生活,回归大众,让其处于发展、升华的动态之中,才是传承非遗的终极目的。”省政协委员刘青砚认为。
    通过对非遗项目的采访,非遗助推乡村振兴在记者的心中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这应该不仅是喊喊口号,而是需要我们创造性传承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合情合理地运用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走出从“非遗”到“非遗”的封闭式保护道路,实现融合发展,在助推乡村发展中实现“活态”传承。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