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沂源:以需定供盘活基层文化
时间:2021-06-18| 编辑:|【

    9月5日,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曹家庄艺术团在淄博市文广新局的帮助下,邀请了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所长苏坤龙“下乡”进行专业辅导,这是今年曹家庄艺术团第三次享受到文化培训方面的“私人订制”。

  近年来,沂源县通过多渠道调查民意,听取群众诉求,采取“自下而上、以需定供”的办法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与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对接,让公共文化服务接地气、有人气。

  想看啥书,书店里选

  5月的一个下午,一名读者来到沂源县图书馆找寻一本名为《数字生命》的图书,检索书目后并未找到,只好失望地离开。这件事让该图书馆工作人员认识到,好书再多,不合读者胃口都是枉然。

  为提高图书采购的针对性,满足读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阅读需求,营造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氛围,沂源县图书馆借鉴日照市东港区图书馆、潍坊青州市图书馆等图书馆的做法和经验,联合沂源县新华书店开展了“你选书,我买单”的“私人订制”活动。首批活动由沂源县图书馆从已办借阅证且借阅量大的读者中选出600名代表,让他们持借书证前往当地新华书店选书,读完后直接将所借图书归还至县图书馆,由图书馆定期归拢上架,书款则由图书馆负责与新华书店结算。

  这项“私人订制”活动,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图书馆进书“不接地气”的问题,不仅大大提高了县图书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还带来图书借阅量的明显增加,今年七八月份,沂源县图书馆月累计办证200余个,提供借阅服务4000人次,借还书籍9600册次。有了首批“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的良好效果,下一步,沂源县图书馆计划进一步扩大该活动参与读者的范围与人次。

  缺啥器材,填张清单

  今年,沂源县文化出版局确定了一项重点工作——扶持民间文艺团体。“我们统计上来200多个民间文艺团体,根据他们的规模和演出水平划分了一、二、三类。又根据团队实际需求,对一类团队配备了舞台音响、灯光设备,对二类和三类团队分别发放3000元和2000元用于自助购买设备。”沂源县文化出版局局长张寿玉坦言,以往配发公共器材都是“一刀切”,结果导致80%的器材躺在文化站的仓库里“睡大觉”,而此次根据群众的需求和文艺活动的活跃度进行“专门配置”,把设备的选择权交给团队,不仅避免了资源的浪费,还极大激发了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

  “这次文化部门送来的都是我们急需的器材,性价比很高。”在沂源县南麻街道侯家官庄村,看着到手的坠琴、大阮、堂鼓等器材,村民们乐得合不拢嘴。侯家官庄村是个有着3000多口人的大村,村民文化活动热情高,还组建了一支文艺队,但一直苦于无演出乐器和服装道具。今年,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了解情况后,不仅为该村配齐了演出设备,还给村戏台配套了舞台音响和灯光。

  据介绍,沂源县文化出版局已先后为该县历山街道涝坡河村、南鲁山镇文泉村等配发京胡、点歌机、广场舞音响等乐器和设备,还为燕崖镇双马山艺术团、大张庄镇曹家庄艺术团等演出团体报销了自主购买设备的费用。同时,该局还制定出台《沂源县文化器材发放办法》,形成由文化站长按需求申请经费、设备,经审核认定后按需发放的制度保障。

  想辅导啥,电话预约

  “我们想请个老师指导广场舞、辅导锣鼓队、排练戏曲小戏……”近来,沂源县文化馆几乎每周都会接到类似的电话。“你想辅导啥,电话来预约”,这是沂源县文化出版局的活动指导员们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为将这个承诺落到实处,沂源县文化出版局以该县文化馆为依托,组建了“村村到文化活动指导队”,建立16个文化活动辅导培训基地,重点补齐该县在戏曲表演、艺术培训、文化活动组织开展等方面的短板,并动员招募文化活动志愿者1000余人。

  对于个别仅靠志愿者无法满足的特殊需求,“送出去、请进来”则是当地探索的另一个办法。曹家庄艺术团是一个以表演古装戏为主的梆子剧团,为提高演员在手、眼、身、法、步等方面的舞台规范,该团预约老师给予指导,这个“特殊需求”很快就得到了淄博市艺术名家苏坤龙、刘爱琴的响应,该团在排演《穆桂英挂帅》及其他小戏时,两位老师就给予了悉心指导。

  据介绍,今年上半年,沂源县文化出版局还先后送坤盈艺术团的5名演员到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学习,并聘请山东省文化馆和淄博市文化馆、淄博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等单位的10余名专家对沂源县艺术人才进行单独指导和培训。“接下来,我们还要进一步创新方式,通过接地气的服务,让更多群众享受到便捷、高效、对应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张寿玉说。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