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今年4月初起,德城区文新局组织开展了“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历时两个半月,活动期间共派出文化馆专业老师10名,协同非遗传承人对全区18所小学的学生进行了《跑驴》、《水兽旱船》、《大秧歌》等非遗项目的教授,培训结束后在新湖南路小学、黎明小学、第二实验小学等集中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活动,有助于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文化,使学校师生更深入的了解了非遗文化。
打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为积极打造非遗保护平台,进一步宣传和普及德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将梁子黑陶文化园建设成“德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践基地”,实践基地由德州黑陶博物馆、德州梁子黑陶研制中心、黑陶休闲吧艺厅三部分组成,以设计、制作、生产销售黑陶为主,集休闲娱乐为一体。今年5月份,梁子黑陶博物馆荣获山东省第一批“乡村记忆”工程文化遗产称号,成为德城区乃至德州市的唯一一家成功入选的乡村(社区)博物馆(传习所),有效推动了黑陶文化的的保护与传承。
德城区通过实施一系列文化扶持政策,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不断加大对传统文化的挖掘,使德城区剪纸、编织等一批古老文化焕发生机。通过非遗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等“三进”措施,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打造文化德城作出了积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