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聊城市推进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
时间:2021-06-18| 编辑:|【

 聊城市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加速发展新兴文化业态,为全市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服务支撑。
  一是文化产业规模不断壮大。文化市场主体数量有了大的提高,截至2016年底共有纳入文化统计的企业经营单位1688家,预计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文化企业质量不断提高。全市有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10个,市级20个。
  二是传统文化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全市通过绿色印刷技术升级改造的企业达到4家,数字印刷技术全面推广。互联网上网经营单位转型升级成为适合不同消费群体,兼具上网服务、社交休闲、竞技娱乐、电子商务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被文化部列为网吧转型升级试点单位。广播电视基本实现了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全市城市数字影院的放映设备全部更新升级为2K或4K数字放映设备,全面提高全市影院的放映质量,满足广大观众的观影需求。2016全市16家影院总票房近3000万元,票房同比增长50%。
  三是形成了一批特色优势项目。东阿阿胶、阳谷景阳岗酒业等实现了由工业产品销售向文化产品销售的转变。山东金明文化产业园、冠县灵芝文化产业园、阳谷县状元红文化家具有限公司、聊城古辕影视道具有限公司、东昌府区工艺葫芦等文化企业成为文化企业聚集区或行业领头企业,在省内外有较高的知名度。
  四是新型文化业态迅速发展。山东金正动画成功登陆新三板市场。全市具有电视剧拍摄许可证的企业达到了7家,增长了近一倍。举办了全市首届文化创意大赛,共收到参赛作品1000余件,其中600余件实物作品,400余件公益广告和文化软件等图片和视频作品。参赛人数达到700多人,促进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五是文化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取得新进展。利用“互联网+”新契机,积极促进新闻出版发行企业与互联网技术、电商结合,进行线上线下合作,走一条实体店商、网络电商、平台微商三位一体的“互联网+”融合发展之道。鲁西图书城开发建设了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百年图书网,通过将“线下”资源进行行业性整合,拓展了图书线上交易空间,发展成为在全省名列前茅的民营图书市场,经营额达到10亿元。在数字出版方面,山东康华传媒以富有特色的教辅图书为基础,推动内容数字化发行。通过互联网购票逐步“撬开”传统影视行业的生态链。多家电影院与美团、糯米、淘宝、猫眼等第三方合作,拓宽了销售渠道,拉近了消费者与服务提供者的距离。聊城报业传媒集团、聊城广播电视台等利用互联网开展新媒体服务,开拓多媒体融合的新路径。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