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抓好送戏下乡,培养庄户剧团
时间:2021-06-18| 编辑:|【
近年来,菏泽市郓城县山东梆子剧团,不断推出新剧目,先后创排了《眼睛》、《过年》、《你妈我妈咱妈》、《跑旱船》等现代戏。这些作品源于生活,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很受群众欢迎。其中,与中国戏曲学院联合创排的动漫舞台剧《跑旱船》,今年7月11日至12日,代表山东省参加了中宣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基层院团戏曲会演。文化部长雒树刚、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山东省副省长季缃绮现场观看演出并给予高度评价。12月10日,《跑旱船》剧目入选第二届山东省优秀保留剧目工程,是全省入选的3台剧目之一。
    截至目前,《跑旱船》在全县巡回演出167场,观众10万余人;新编历史剧《民族英烈·闯幽州》在全县演出50余场,让观众在欣赏戏曲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激发爱国热情。2016年又创作了精准扶贫题材的大型现代戏《百鸟朝凤》,计划明年上半年搬上舞台。
    近年来,剧团按照“继承传统,改革创新;服务基层,服务农民”的工作思路,深入开展送戏下乡活动。剧团每年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巡回演出300余场,以政府买服务的形式每场补贴3000元。每个乡镇在人口较多、位置居中的村安排演出15场,按照“一村演出、多村受益、辐射周边”的原则,由乡镇负责组织观众,最大限度地扩大受众面,努力把送戏下乡工程办成群众满意的文化惠民工程。2016年送戏下乡306场,观众约18万人次。他们把送戏下乡与文化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在沿黄贫困村演出52余场。在省级贫困村张鲁集乡大潭村演出时,观众达到一千多人。大潭村村民汤孟金说:“以前沿黄村庄位置偏远,很少听到专业剧团唱戏,现在县剧团把好戏免费送到家门口,让贫困村的群众也过足了戏瘾。希望这样的活动长期开展下去。”
    在抓好送戏下乡工程的同时注重培养庄户剧团,为农民群众培养不走的戏曲演出队伍。郓城是远近闻名的戏曲之乡,群众基础广泛,剧团通过短期培训、演出间隙培训等形式,培养业余演员60余名,发展庄户剧团6个。这些庄户剧团长期活动在农村,促进了地方戏的传承交流,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