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文化执法的成绩单,印证着推动文化繁荣发展,提升发展软实力的使命担当,折射着潍坊市营造良好的思想舆论氛围和社会文化环境,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的责任担当。
突出问题重拳出击,文化执法护航“文化为民”
文化为民,文化惠民,文化产品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这是文化执法的新使命担当。就在“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的意见》,要求高度重视文化市场管理问题,进一步完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推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更好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更好地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
如何把功练好,把力发好?近年来, 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不忘初心,坚持问题导向、坚持打管结合、坚持深化创新,狠抓队伍自身建设、强化文化市场监管、推进“扫黄打非”等工作重点,进一步深化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建设,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扩大了文化执法的知晓度和知名度,逐步形成了与建设法治政府、诚信社会相适应的良好社会氛围。
2016年初,潍坊市委、市政府对“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确定了“扫黄打非”工作时间表和路线图,把强化执法办案作为“扫黄打非”工作的重中之重,一切围绕执法办案,一切服务于执法办案。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紧紧扭住五大专项行动这个抓手,强化组织领导,开展系列活动,突出执法办案,办案数量、质量获得双丰收。截至目前,全市出动执法人员24201人次,检查经营业户7465家,办结案件889件。
为提高执法力度,潍坊市切实发挥协调作用,全面推动“扫黄打非”纵向进入基层、横向健全机制。按照全国“扫黄办”和省局要求,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制定了《潍坊市深入推进“扫黄打非”进基层实施方案》,着力健全“扫黄打非”综合协调机制,形成分工明确、齐抓共管的“扫黄打非”工作格局,推动基层“扫黄打非”工作开展。安丘市建立健全了“扫黄打非”责任制度和基层工作机制,潍城区着力开展了“扫黄打非”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奎文区借助“三下乡”平台开展了“扫黄打非”送法进农村、进学校活动,取得良好成效。
创造文化发展良好环境,助推发展经济软环境
“开展文化执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最重要的着眼点应当是人,是为了更好促进人的发展,作为文化市场的忠诚卫士,有责任保障好人民的文化权益,提高全社会的文化生活质量。”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党委书记、局长刘肖宁对记者说。
文化软环境彰显着一个城市的品质和形象,近年来,该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不断创新执法理念,强化服务措施,坚持依法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廉洁执法,深化“亮剑行动”,扎实开展“执法督查年”主题活动,加强巡查检查频次,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净化文化市场环境。
——在全市深化开展“亮剑行动”,坚持划片责任制和区域轮回执法等成熟做法,在各类文化市场领域切实加强日常执法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经营秩序,引导企业守法经营、规范经营,着力建设统一、开放的市场经营格局。
——对照市“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常安排部署的工作任务,着力强化日常督查,在全市范围内通报督查结果,确保市场健康有序。同时,组成五个执法督查组,由分管领导带队,以“扫黄打非”五大专项行动为统领,赴各地重点开展的无“小耳朵”创建工作、出版物市场集中整治、云盘涉黄集中整治行动、高校及其周边复印店集中整治、艺术品市场集中整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行动、打击侵权假冒专项行动等进行督查,为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坚决取缔“黑网吧”等无证照经营业户。
……
去年全市共办理文化类案件514件,出版印刷类案件218件,广电市场案件102件,版权类案件55件,成果显著。
2016年,潍坊市获批创建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以此为契机,全市优化企业服务,激发文化市场创造发展活力。
——通过建立文化市场信用监管体系,实行文化市场黑名单管理制度,完善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引导加强行业自律。对文化市场经营主体实行等级管理制度,实行“一户一档”,建立监管信息电子档案,采取企业自治、行业约束、执法抽查等方式多元化管理。
——结合版权保护,深入推进企业软件正版化工作,积极申报全省版权保护示范单位、园区(基地),让企业充分认识到防范科技风险、声誉风险的重要意义,在全社会营造“拒绝盗版、使用正版”的良好氛围。2016年,该局被国家版权局授予“全国查处侵权盗版案件有功单位二等奖”。
在中西部交流协作中,该局发挥自身优势,扩大与结对单位的合作规模,提高交流层次,为甘肃省平凉市文化执法机构提供执法设备、培训师资、骨干培养等方面的支持,被文化部授予“中西部地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三年(2014-2016)行动计划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助推产业良性循环,队伍建设和文化自觉共赢
近年来,全市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实现了新繁荣新发展,成为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执法的力量凸显。潍坊市在文化执法和市场监管中,探索出了文化执法助推文化产业良性循环,执法队伍建设和文化自觉培育共生共赢的创新路径。
产业做大做强,就得依靠一个良性市场, 近年来,潍坊市委、市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一系列包括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积极落实深化改革任务要求,在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执法机构、制度体系和保障体系等方面加大推进力度,建设权责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运行机制。
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部门一直把书画市场作为文化市场监管重点,积极做好艺术品市场引导服务工作。近两年来,“中国画都-山东潍坊”的知名度、影响力越来越大,“全国书画看山东,山东书画看潍坊”已经成为业内共识。新颁布的《艺术品经营管理办法》颁布施行后,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联合市画廊协会,第一时间组织全市执法骨干和书画经营单位举办专题培训班,进行艺术品市场法律法规知识普及培训。设置规范化管理示范店,督促经营单位注册备案,规范市场经营行为,鼓励引导行业自律,推动诚信建设,有力维护了艺术品市场经营秩序,促进了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为了扎实提升文化执法专业化水平,通过深刻把握文化市场规律,分门别类对网吧、娱乐场所、出版物市场等各类文化市场开展执法研究,完善执法办案流程和执法监督网络,探索高效执法监管机制。
为提升执法信息化水平,以文化市场技术监管平台为依托,逐步实现全市文化市场基础信息管理、执法远程指挥和移动执法监控功能,推动信息化建设与执法办案管理深度融合。在去年12月份全省文化执法技能比武中,潍坊市获得“网络办案”团体第三名、组织工作先进单位荣誉。
打铁还得自身硬。潍坊市以提高执法队伍适应改革的能力为重点,全面开展文化执法规范化建设,推动理论学习,强化业务培训,加强风纪管理,严格廉政纪律,树立良好形象,彻底杜绝“不作为、乱作为”等现象,打造了一支让人民满意、让群众放心的文化执法队伍。
培育文化工作者的文化自觉,是文化执法部门担负的重要责任,潍坊市以提升为广大经营业户服务水平为突破,开展各种形式的文化市场法律法规培训和法制宣传活动,探索创新了让教练员、裁判员、运动员共上一堂课的文化执法培训新模式。
该局合理确定培训思路和方向,科学制定培训计划,按需施训、按纲施训,把线上培训、按纲施训作为培训的重要形式,让广大文化市场经营业户能够知法、懂法、守法、用法,在法律框架内不断引领企业做大做强。在全市文化执法业务培训班上,通过行政执法公共知识、“扫黄打非”、版权执法、平台应用、网络执法、拓展训练六大内容,培训内容实现了全覆盖。
2016年以来,潍坊市的“扫黄打非”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地各有关部门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优异成绩,淫秽色情、侵权盗版等各种非法出版物受到有力查处和打击,重点地区、重点部位、出版物集中经营场所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印刷企业及报刊、内部资料得到进一步整顿和规范,整个出版物市场呈现健康有序繁荣发展的良好态势。
文化化人,润物无声。文化执法,精准有力。在“十三五”,潍坊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局将为建设文化强市,提升文化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全力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