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打好载体培育牌。培育一批具有重大示范效应的文化产业园区、基地、企业,打造3个重点文化产业园区,培育2家大型文化企业,孵化一批小微文化企业。争创2个以上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开展第六批市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首届文化产业领军人物等评选命名活动,提升现有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的规模和效益。推动山东儒源文化集团等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济宁文化大市场建设步伐。
三是打好项目带动牌。强化规划引领,培育提升曲阜研学培训、嘉祥石雕、梁山出版印刷、高新区创意文化等特色文化产业;继续抓好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等大型文化项目建设。打造传统文化“双创”示范基地和品牌孵化、创意创业、展示体验、传播交流“四大中心”,提升文化产业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水平,建设山东省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
四是打好融合发展牌。继续扶持壮大济宁文化产业园,加快推动山推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形成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平台。积极推进583文化创意园区、宣阜巷文化创意集市、山东大运河文化创意集市等创意项目建设,推动以数字出版、网络信息服务等为引领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举办第二届“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开发体现济宁传统文化特色、地方特色、民俗特色的文化创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