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济宁积极开展文化志愿服务 着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近年来,济宁市持续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活动,在城乡建设“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大力推进文化志愿服务工作,着力健全文化志愿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共登记造册文化志愿服务团队6598支,文化志愿者19.8万人。

  成立文化志愿服务中心,规范文化志愿服务管理。济宁市文广新局成立了文化志愿服务中心,统筹负责全市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招募组建、日常管理、活动规划和协调运作,对所有文化志愿团队和文化志愿者每年集中审核一次,实行动态管理,各县(市、区)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印发了《济宁市业余群众队伍登记管理办法》和《业余群众队伍文明公约》等相关规定,业余群众文化队伍全部注册备案,统一编号,签订“文明公约”,服从文化志愿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

  建设文化阵地,搭建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平台。自2015年起,济宁市政府连续3年将“扶持建设100处文化大院、100处文化广场”列入为民办十件实事重点工作,逐步实现农村文化广场全覆盖,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提供活动平台。制定印发了《美丽乡村文化广场建设技术导则与范例》,明确两类文化广场建设标准(一类标准为1000平方米以上的硬化活动场地,二类标准为500平方米以上的硬化活动场地),建立文化广场管理和使用的“四个一”标准(一个广场、一支队伍、一套制度、一个品牌)。截至目前,共建成文体广场5382个,覆盖率达90.59%。

  招募高层次文化志愿者,提升文化志愿服务水平。在扩大文化志愿服务团队招募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发展高层次、专业型文化志愿服务人才。印发了《关于建立济宁市“乡村儒学讲师”专家库的通知》,深入曲阜师范大学、孔子研究院等高校、部门拜访国学知名人士,邀请骆承烈、杨朝明等26名知名教授加入儒学讲师志愿服务库,为图书馆“尼山书院”和“乡村儒学讲堂”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通过举办全市群众文艺创作培训班、青年声乐大赛和广场舞大赛等活动,不断吸引社会知名文艺人才和高校艺术类大学生加入文化志愿团队,如济宁学院音乐系教授吴佩勇、著名表演团队“荷之声”组合等都成为了文化志愿者中的一员,大力提升了文化志愿服务水平。

  开展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扩大文化志愿服务影响力。依托“市民大舞台”、“百姓大舞台”等文化阵地,积极组织广大文化志愿者深入基层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补充升级等惠民工程。2017年,先后组织开展了“冬春文化惠民季”、 “非遗传承进校园”、“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 “济宁画家画济宁·美丽乡村画展” 、“喜迎十九大·全面奔小康”等主题系列文化活动,共计6091场次,服务群众达40万余人次。

  设立文化志愿工作专项资金,促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定了《济宁市专业(群文)创作和业余群众队伍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根据业余群众文化队伍规模、年活动场次、艺术质量、参与完成文化惠民各项任务情况和社会效益等,每年市财政从专业(群文)创作和业余群众队伍扶持专项资金中列支30万余元,对业余群众文化队伍提供培训、辅导、设备和资金扶持,评选表彰一批优秀文化志愿团队和优秀文化志愿者,各县(市、区)也分别制定了扶持政策。自2015年起,每年对60支队伍进行扶持,有效促进了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常态化运行,大力提升了社会公众参与文化志愿服务的热情。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