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沂蒙老区的文化建设有活力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8月5日,第三届“环渤海风采”——京津冀鲁辽中国画作品邀请展在山东省临沂市文化馆开展。展览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辽宁的群众艺术馆(文化馆)联合举办,展出作品逾百幅,充分展示了五省市的人文风貌。临沂市民李超说,如今市文化馆等场所举办的展览非常多,让人觉得城市的艺术氛围很浓。这也是临沂市近年来强化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生动注脚。

  摸清家底找问题 

  地处沂蒙老区的临沂市,文化扶贫任务艰巨。为摸清全市基层文化发展中的问题,临沂市文广新局2016年组织16名副处级干部,分组带队下乡展开实地调查。其间,调查组共走访36个乡镇、104个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汇总梳理。

  为实现对基层文化建设的精准施策,临沂市近年来还累计投入超7300万元,将当地贫困村综合性文化活动室、文化小广场的覆盖率提升至77%、93%。同时,为所有贫困村配备了便携式音响、锣鼓等。

  围绕发展文化为老区群众致富助力,临沂市近年来极为注重对本地特色文化资源的挖掘。

  针对草柳编、沂蒙小棉袄、石雕、沂蒙手绣等已成为基层民众居家致富的技艺的现实,临沂市今年3月召开现场会,组织全市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学习先进地区的做法。今年6月,当地再次召开现场会,介绍非遗电商助力脱贫的经验。

  同时,临沂市今年还续聘了20名“手工艺制作扶贫导师”及34位市级以上非遗传承人,每培训一名贫困群众,便由政府给予500元补贴。

  围绕短板做文章 

  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最大的短板是什么?缺乏督导和考核。

  为切实解决基层民众的文化民生难题,临沂市文广新局积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通过努力,今年临沂市将推进图书馆达标定级、乡镇综合文化站效能提升、农村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暨贫困村文化活动室建设等8项文化工作列入全市重点民生实事,并纳入市委督察落实委员会的重点督察事项。

  而在临沂市各县(区),文化工作也纷纷列入当地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议事日程,有效促进了文化工作的规范发展。

  为抓住全国第六次图书馆评估定级的契机,临沂市成立了3个专家督导组,对各县(区)进行督导,并将发现的问题直接通报给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及分管负责人。目前,临沂市累计追加图书、设施设备采购经费超1360万元。

  针对公共文化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的问题,临沂市文化、体育、发改、财政部门联合下发《临沂市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实施方案》,依托现有资源,推进总分馆制。

  目前,当地沂南县、费县的图书馆分别在乡镇和县直部门设立了分馆。临沂市文化馆在基层设立了100个辅导站。5个县(区)正建设或筹建综合文化中心。

  聚焦供给抓特色 

  沂蒙老区最知名的是什么?当然是响当当的沂蒙红色文化。

  这几年,临沂市为丰富民众业余文化生活,推出了很多精品力作,弘扬沂蒙精神的作品占多数。比如话剧《赵志全》,以当地的时代楷模事迹为蓝本打造,推出后社会好评如潮,临沂市委更是将其列入当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内容。

  同时,临沂市也十分注重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当地文化部门每年都结合春节、清明、端午等重要传统节日,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包括文艺演出、展览、讲座等。

  为进一步提升文化场馆的服务效能,临沂市在强化对馆内人员培训的同时,大力发展志愿者队伍。截至今年8月初,临沂市文化志愿服务中心的在册志愿者为8230人。

  临沂市文广新局局长曹首娟说,目前临沂市正大力开展文化消费季活动。活动计划策划100项公益文化主题活动,成立由100家文化企业组成的消费联盟,进一步激发当地文化消费的潜力和文化建设的活力。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