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突出载体、产业、项目、消费四大要素,全力推进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着力增创发展新优势。
是打造示范载体,构建新旧动能转换布局。加快建设大运河文化经济带,积极策划一批体现济宁特点的标志性项目,规划建设运河总督衙门、“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济州古城、南阳古镇、南旺枢纽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先导性文化产业项目;围绕加大政府投入、利用社会资本(PPP模式)、加强与央(省)企合作等拓宽资金来源,推动文化经济要素有序流动,打造文化引领、绿色生态、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的示范带。以曲阜文化建设示范区为战略牵动,强化对上争取,加大曲阜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培育力度,规划建设邹鲁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等。
集中突破产业,引领新旧动能转换方向。围绕建设文化强市目标,依托济宁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园区(基地),深度挖掘文化产业资源,传承创新优秀传统文化,拉长文化产业链条。支持旗舰型领军文化企业集团发展,实施“文化+”融合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十百千”文化产业工程。改造提升曲阜邹城研学培训、嘉祥石雕、梁山出版印刷、高新区创意文化、任城艺术品和演艺娱乐等传统区域性特色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休闲、创意设计、动漫游戏、节庆会展、艺术品业、现代传媒、文化金融等新兴文化业态,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文化市场体系,着力做强品牌、形成支柱。
加快项目建设,强化新旧动能转换支撑。加快推进一批,全力推动孔子学院总部体验基地、尼山圣境、孔子博物馆、鲁国故城考古遗址公园等一批基础性先导性重大文化项目建设。积极谋划一批,精心谋划1917工业遗址广场、中关村领创空间、山东曲阜影视基地、弘高文化创意产业园等一批重点文化项目。筛选储备一批,围绕大运河文化经济带建设,广泛征集运河沿岸县区文化产业相关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初步确定重点项目50余项,着力增强新旧动能转换后劲支撑。
推进文化惠民消费季,凝聚新旧动能转换动力。成立了济宁市首届文化惠民消费季组委会及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方案、宣传方案。结合济宁实际,着力构建“十大系列活动支撑、线上线下联动,县市区协同推进”的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体系。加强宣传推介,举办了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济宁启动仪式暨济宁市文化志愿服务惠民演出、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济宁特约文化企业签约仪式。目前,共征集168项具有济宁特色的文化惠民主题活动,签约企业和商户已达15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