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诸城市立足四个基础 强化四个支撑 全面推进“文化名市”建设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诸城市在“文化名市”建设工作中,从“文化名市”反映的内涵要素和特点出发,综合分析、充分挖掘自身基础,明晰建设方向和重点,坚持立足四个基础、强化四个支撑,全面扎实推动“文化名市”建设,确保建设成效。

  立足文蕴基础,强化灵魂支撑。诸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大舜文化、恐龙文化、超然文化、名人文化、红色文化源远流长,从其中蕴藏的精神智慧和时代背景出发,诸城市把“尽美诸城”确立为主体文化品牌,由以王尽美烈士为代表的“尽善尽美唯解放”的诸城红色文化精髓到诸城市委市政府秉持的“尽善尽美为人民”的时代精神一脉相承,充分体现了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为人民谋幸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精神,激励全市广大干部群众激情创业、实干担当。“尽美诸城”兼容了大舜文化、超然文化、名人文化的精神实质,诸城市把“红色摇篮”、“名人故乡”、“超然圣地”、“孝善之源”四个系列品牌作为主体品牌的支撑。今年以来,通过媒体宣传、文化标志建设、开展文化活动等手段,对确立的文化品牌进行了立体深入宣传,并将持续加大宣传传播力度,努力达到家喻户晓、远近闻名。

  立足产业基础,强化项目支撑。诸城市按照“把文化产品打出去、把文旅客流吸进来”的思路,把发展文化项目、壮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名市”建设的重中之重,以项目建设为引领,拟一年一大步提高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占比,逐步将文化产业发展成全市的重要产业、支柱产业。立足诸城特有的文化资源和特色项目,加速走出去、请进来,先后组织到京晋苏粤等地进行考察推介,与国内知名文化企业、文化团体洽谈磋商,达成了中国(诸城)大设计艺术小镇等多个项目。按照优势资源进一步放大、优势项目充分发展的思路,对中国龙城、大舜文化节等重点文化品牌予以拓展提升。充分发挥文化的内涵支撑和媒介作用,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文化+农业”、“文化+工业”、“文化+科技”、“文化+教育”等项目,喷涌上马了诸城桃林茶文化综合体、诸城龙门口生态旅游度假区、诸城尽美红色旅游小镇、诸城竹山文化小镇等一批项目。全市有18个项目列入潍坊市“文化名市”建设“10·30·100”支撑项目范畴,计划总投资100多亿元。

  立足城建基础,强化品味支撑。诸城市把文化建设前置于城市建设的规划审批环节,立足主题文化,突出地域特色,加强城市文化形象塑造。在城乡路街、楼宇、园区、广场、公园等重点建设项目中,提出“为文化留位、为文化让路、为文化添景”的原则,拟把位于超然台北面、原用于房地产开发的黄金地块收回改建精品文化小镇,拟在城区显要位置增建苏轼、窦光鼐、孝善文化等数处主题公园。镇街(园区)按照一地一主题、一镇一品的思路,搞好同步规划,加强文化小镇建设,在社区突出传统村落的保护建设。按照建设“文化名市”的形象要求,在城区重点广场、公园、路街、学校、企业、商场停车场等地域建设文化主题雕塑、标志,对主干路街的沿街广告牌、商铺门面等进行梳理改造,提升“文化味”。

  立足社会基础,强化素养支撑。诸城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以地方特色文化为补充,实施积极的全民文明养成、文化提升工程,坚持以文乐民、以文育民、以文化民,提升全民文明程度、文化品位。深化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巩固省级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创建成果,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实施乡村文明行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扩大文化供给,改善服务方式,全面推行图书馆、文化馆“总分馆制”,推行“文化有约”服务模式,大力开展定制服务、菜单服务、自助式服务。加强文化免费培训,拓展文化艺术门类,增加培训班次。充分利用博物馆、图书馆(室)、尼山书院、儒家讲堂、乡村记忆馆(室)等阵地,加强对市民的文化教育和熏陶,深入推进民间博物馆、艺术馆、书画院和乡村记忆工程建设。以大舜文化节、社区文化节、茂腔艺术节等品牌活动为重点,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深入推进公益电影放映、一村一年一场戏等文化惠民工程。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实施文化消费补贴政策,培育扩大社会文化消费。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