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撬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2017年8月至11月,根据首届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的总体部署和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的目标要求,历时三个月的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顺利完成。
消费季期间,共有46家企业签约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市县乡村联动开展,共使用省级文化消费券达951835元,居全省第八,直接带动消费金额4932454.80元。同时,市级文化消费券的用券量达497950元,直接带动消费2056865.30元,居全省第四。这一接近1:5的拉动力,远超全省1:3的平均水平。
消费季期间,滨州市呈现多个消费高峰,如《海的女儿》售票创滨州记录,海瓷集团仅半月就通过消费季平台销售119万元产品,这都刷新了滨州文化消费历史。
力邀大型话剧《兵?道》“回老家”演出,滨州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启动仪式即开启消费项目的地级市
为了加强“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系列活动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工作,滨州市专门成以副市长潘青同志任组长、各县区政府、市直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组委会,全面负责消费季活动实施工作,下发文件《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随后,迅速召开了有关会议。
7月5日、9日、12日,连续召开三次滨州文广新系统专项研讨会,局长刘庆敖同志主持会议,组织发动全系统专业人员就如何更好的组织开展消费季活动展开讨论,并研究《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宣传方案》(征求意见稿)。
7月28日,召开全市文化惠民消费季动员部署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晓娟同志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潘青同志主持会议。会议印发了《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实施方案》(讨论稿)《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宣传方案》(讨论稿),各县区宣传部长、分管副县长、文广新局局长参加会议。
8月3日,召开“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新闻发布会,文广新局局长刘庆敖同志向滨州市民发布消费季的相关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8月6日,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正式启动。仪式后,省话剧院大型话剧《兵?道》在市影剧院演出。这是该剧在全省的首场巡演,它助孙武“回到老家”接受“检阅”,又让我市成为全省唯一一个实现启动仪式即开启消费项目的地级市。在使用消费季电子券最高50%的补贴后,每位观众仅需50元即可近距离感受高雅艺术魅力,观剧后还可凭票半价游览黄河岛。当晚演出网络直播,点击量迅速突破20万,创造了滨州戏剧演出历史。
消费者热情告状,仅一天时间,50万电子文化券就全部抢空
8月15日,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特约文化企业、商户签约仪式暨业务培训交流会举办。8月18日,滨州市各县区的文化惠民消费季全面启动,首届滨州文化惠民消费季“非遗系列传习坊”、“绘画公益大讲堂”,公益演出“声乐专场”、“舞蹈专场”、“杂技专场”等16262场,参与200万人次,财政投入361万元。
消费季期间,以“享受文化、品味生活”为主题,我市精心设计了艺术精品欣赏、新兴时尚采撷、文化旅游揽胜、传统工艺体验、数字文化畅享、人文素养提升等六大板块活动,并通过“一卡、一券、一平台”积极构建促进文化消费的长效机制。
10月21日,滨州市通过山东文化惠民消费季平台文惠购正式向消费者发放了50万电子文化消费券。消费者通过银联钱包APP和文化惠民消费信息服务平台,领取价值不等的文化消费券,消费者持券在签约商户视同等额现金按一定比例消费使用。这就实现了让消费者主导消费,改进财政资金支持方式,撬动和促进大众文化消费,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推动文化企业提供更多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多样化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消费季期间,40家文化企业竞相比拼提供精品,让市民充分享受到最低折扣。10月21日5点,正式面向滨州市民发券,仅一天时间,50万电子券全部抢空。
《海的女儿》售票创滨州记录,海瓷集团仅半月就通过消费季平台销售119万元产品
在文化惠民同时,本届消费季充分刺激、提升了全市文化企业的竞争意识。10月22日,省话剧院经典儿童剧《海的女儿》上演,堪称“一票难得”。据签约企业滨州普禾文化传播公司统计,演出售票创造了滨州记录,实现赢利13万元。
如山东海瓷集团主动策划了海瓷艺术展览、海瓷手绘、陶艺体验、组织海瓷文化游学等一系列主题活动,消费人群针对性强,互动效果好。短短半个月,该企业就通过惠民文化消费季平台销售额达到119万。而时保雅健身公司也在半月内实现销售额近30万元,远超往年同期收入。
作为本届消费季的尾声之一,10月底,全市文化文物单位文创产品展览、销售超市活动举办,高仿书画复制品、布瓦画、砖砚、海洋贝瓷、盐雕、枣木雕刻艺术品、仿古家具等200余件(套)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并现场销售,市民反响强烈,这成为当时一个“餐桌话题”。
本届文化惠民消费季对全市文化消费乃至整个文化产业的勃兴,都起到了重要的撬动、拉动作用,是新理念引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
下一步,为将消费季常态化、制度化,保证其效果的巩固、扩展,充分放大其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滨州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滨州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将认真思考、细致准备,为文化强市和全市文化产业的勃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