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昌邑市按照“文化名市”建设要求,围绕“文化+”开拓发展思路,推进文化与公共服务、特色小镇、节会旅游融合发展,增强群众对文化服务的获得感,提升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贡献度。
“文化+公共服务”,畅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昌邑市在潍坊市率先完成了镇级图书馆,积极推进图书馆“总分馆制”,所有镇级图书馆与市图书馆的联网,实现市、镇两级图书借阅“一卡通”联网服务。昌邑剧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加入山东省区域剧院管理院线,贯通了高层次、高品位的艺术直接连接基层的渠道。投资3万元在下营边防派出所设立潍坊市首批“海疆文化驿站”和“市级公共文化基层服务点”。实施农家书屋出版物更新工程,为240个村完成了补充更新工作,更新图书62520册,配送书架192个。昌邑市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衡化发展,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达标率达到90%以上。
“文化+特色小镇”,打造留得住乡愁的宜居家园。昌邑市充分利用乡村记忆、非物质文化遗产、红色文化等系列文化“活化石”打造特色小镇,把文化元素融入城镇建设,以特色文化引领城镇品质提升,相继建设了龙池文化展览中心、齐西民居、龙街村民俗、龙东村宗祠、姜泊民居群、卜庄抗战纪念馆等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推动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柳疃镇借助深厚的丝绸文化着力打造“丝绸小镇”,卜庄镇依托红色文化、海丝文化、侨乡文化,加快“历史文化特色小镇”建设。
“文化+节会旅游”,助推文化经济融合发展新格局。昌邑市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兴市战略,坚持以提高文化旅游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扩大文化旅游影响力,激活文化旅游市场,相继组织开展山阳梨花节、潍河二月兰节、乡村旅游节暨龙乡文化节等节会为主体的文山潍水文化旅游系列活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寓教于乐、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旅游活动,丰富和活跃广大群众文化生活,吸引游客,凝聚人气,叫响“潍水风情·渤海绿都”昌邑旅游品牌,不断提高昌邑旅游业知名度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