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环翠区鲸园街道下设17个城市社区,街道文化志愿者协会拥有分会42家,注册登记会员1213人,平均每年开展志愿服务项目和活动1600场次。近年来,鲸园街道坚持以“人人都是文化志愿者 人人都是社区建设者”为宗旨,打造了一批优秀的文化志愿服务品牌。
健全一套机制,夯实文化志愿服务基础。一是坚持社区带动,发展志愿队伍。采取骨干整合、团队挂靠等形式,组建文化志愿服务团队,引导居民自发生成文化志愿服务组织,目前共发展团队42支,成为群众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二是坚持骨干引领,打造精品团队。依托基层文化服务中心建立22个文化志愿辅导站点,培训文化骨干人员266人。挑选优秀文化骨干组成精品文化志愿团队,组建了鲸园艺术团和鲸园舞蹈团2支队伍,演出的舞蹈《山花烂漫》获第四届“山东省银龄风采艺术大赛”舞蹈类一等奖。三是坚持政策扶持,做好制度保障。突破中心城区空间限制,分批次对17个社区服务中心进行改造升级,并对群众室外活动场所进行改扩建,为居民文化活动蓬勃发展做好阵地保障。成立文艺团体奖励扶持专项资金,每年对社区教育学院、鲸园舞蹈团和鲸园艺术团等专业艺术团队给予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培育骨干、打造精品,充分发挥好专业团队的带头作用。
依托两个载体,营造浓厚文化生活氛围。一是高品质打造群众性文化活动。搭建文化大看台、激情广场大舞台、民俗文化大展台“三大平台”,开展“我们的节日”等主题活动,组织开展红歌演唱会、艺术作品展览、讲红色故事等文化活动,每年中型以上的活动不少于160场,小型活动天天有,让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实实在在享受到公共文化建设带来的实惠。二是多角度举办社区文化艺术节。以社区艺术节为活动平台,由17个社区轮流主办,每周举办1场文化交流展演,一方面让群众经常看到新节目,营造浓厚文化氛围,另一方面通过轮流组织活动和相互交流,各文艺团体实现互学、互助、互促共提升,提高了组织者的积极性和参与者的表演水平。
塑树三大品牌,搭建优质为民服务平台。一是注重居民终生教育,创办鲸园社区教育学院。2009年创办鲸园社区教育学院,免费面向居民提供声乐、合唱、舞蹈、健身操等20余种学习培训,给社区内居民提供提升自我的平台。学院创办7年多来,已有8000多人结业,培养骨干学员586人,辐射带动近6万人次居民参与社区各类文体活动,同时开展学员拥军、送文艺下乡等各种公益性活动120余场次,深受群众好评。先后被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授予“第五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山东省文化厅授予“山东省农村优秀文化团队”称号。二是发挥居民自治力量,打造鲸园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按照“政府推动、民间运作、公众参与、社会监督”的运作模式,打造威海市首个集培育扶持、公益创投、培训交流等于一体的街道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满足辖区居民多元化的服务需求。目前,中心已入驻小贝壳图书室、手牵手志愿者联盟、福孕之旅等社会组织14个,开展各类服务活动813场,参与志愿服务人员5000余人次,服务居民11000余人次。 三是依靠专业社工引领,打造鲸园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坚持“党建引领、四社联动、专业服务、共建共享”的工作目标,引入专业社工向辖区居民提供专业化、精细化、多元化的服务,目前已设计开展“老年人友好型社区”项目、“儿童美好生活增能站”项目以及“新型社区慈善救助”项目,惠及居民16000余户,提高了居民的福利水平和幸福感,增强了社区治理能力及凝聚力。其中,老年人友好型社区项目获得山东省社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大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