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济宁市坚持“1126”工作思路推动文化工作再上新台阶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2018年,济宁市将坚持“1126”的工作思路(突出一条主线、把握一个定位、加快两个提升、强化六个突破),重整行装再出发、奋勇争先保一流,再创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事业新辉煌。“一条主线” 就是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一个定位”就是努力推动济宁文化工作继续走在山东前列;“两个提升”就是进一步提升文化在全市人民群众中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文化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贡献度;“六个突破”就是在六个方面求突破。
    在大力推进儒家文化传承创新方面求突破。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济宁发表重要讲话5周年这一重大时间节点,策划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持续组织开展“尼山书院”国学夏(冬)令营、经典诵读、六艺体验等活动,大力推进儒家文化“六进工程”,加快建设乡村(社区)儒学讲堂。
    在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方面求突破。加快市级文化设施建设,力促市文化中心竣工。深入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兖州区、曲阜市、邹城市2018年底前基本建成总分馆体系。实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中心)达标工程。继续推进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力争2018年底实现全部达标。常态化开展千场大戏进农村、万场演出惠民生、农村公益电影放映、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更新等活动。
    在大力推进文艺精品创作方面求突破。以改革开放4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为坐标,精心组织开展创作展演活动。继续打磨提升山东梆子《孟母》,开展全省巡演。指导《清官牛运震》等剧目创作生产,推动早日立上舞台。打磨提升11件入围省新创群众艺术作品,争取在山东省文化艺术节入选作品汇演中取得好成绩。举办市山东梆子剧院精品剧目展演等,搭建艺术交流展示平台。
    在大力推进文化市场监管方面求突破。持续做好行政审批事项承接、清理、下放、公开工作,继续强化版权登记和宣传,常态化做好广播电视监听监看,不断加强新闻报刊日常管理,扎实开展县级广播电视台标准化建设。
    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求突破。以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契机,大力推进“运河记忆”历史文化街区、1917工业遗址广场等项目规划建设,积极推进孔子博物馆等文化大项目建设。争取我市1—2家优秀文化产业园区(基地)成功创建省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修订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认定管理办法,加强动态管理。实施文化企业上市助推计划,培育三孔旅游、儒源集团等一批文化企业做大做强。精心组织开展第二届济宁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
    在大力推进文化人才建设方面求突破。实施文化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工程,精心举办文化站长、文化志愿服务、群众艺术创作等各类培训班,继续抓好山东梆子戏曲传承基地、杂技实训基地以及济宁艺术剧院舞蹈学校的教学和管理,举办好“创意济宁”文化产品设计大赛。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