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德州庆云以文化软实力打造经济发展硬支撑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近年来,庆云县立足本地丰富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当地文化内涵特点,以文化惠民为载体,开展“主题月”、金山大戏、民间艺术展演等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培植民间艺术创作,传承非遗文化,打造文化强县,让文化成为其独特的竞争优势。

  一月一个文化主题。近年来,庆云县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活动,给市民提供实惠。2017年开始,将每年5月定为全县阅读月,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及村级活动室设立图书角、学习吧,采取读者捐赠和政府购买的方式不断充实图书,为各行各业的人们提升业务水平、获取生产知识及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

  庆云县把县域传统文化节日、民俗生活特点与当前发展实际相结合,每月设定一个文化主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主题月”活动,乡风文明、绿化家园、书香益智等12个主题活动贯穿全年,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

  除此之外,全县还开展金山大戏、民间艺术展演、送戏下乡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建文化志愿者服务队,组织文艺骨干下乡入村指导学习八极拳、太极剑、京剧演唱及广场舞等,让群众在家门口感受到文化的多姿多彩。

  深挖本土历史文化资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庆云不仅让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还成立少儿公益经典诵读班,融合诗教、礼数、乐教,每周由父母陪同孩子一起学习学习6小时。庆云县编印了《中华传统文化家庭读本》,发放给全县机关干部、学生及村民手中,让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社会每个细胞。

  今年,庆云县成立了传统文化研究会,设立“祥云文艺奖”,由财政拨出专项奖励经费,鼓励文艺爱好者、创作者开展传统文化交流、互访及考察等活动,创新创作兼具文化艺术价值、社会效益及富于庆云特色的文艺精品,让优秀传统文化迸发出新活力。自去年以来,涌现出东路梆子《老少婆婆》、微电影剧本《尚堂好人·石斛情》等40余部文艺作品,都带有庆云独特的文化符号,70余位文艺创作者获得“祥云文艺奖”证书,共发放奖金11.5万元。

  庆云县现有刘贵哈哈腔、东路梆子、吴钟八极拳等1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组织非遗文化进校园、进景区、进乡村活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开展非遗文化展演,把非遗文化项目经营起来,让历史文化资源、古老技艺“活”起来。

  文旅融合造就“大旅游”。文化是“魂”,旅游是“体”。庆云在文化与旅游的“联姻”中深挖历史文脉,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

  庆云县以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全力打造“大旅游”格局,设立5000万元文旅产业发展基金,集中做强“一区一轴五游园”核心板块。

  文化旅游相互助力,庆云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依托佛教文化,庆云重建海岛金山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建筑,游人访客络绎不绝;兴建以爱情文化为主题的北海公园,每年七夕节都在这里举办大型集体婚礼活动;以庆云宫为依托,打造道教文化旅游区;依托千年唐枣树,打造古枣文化旅游区;依托市场群,打造商贸文化旅游区,演绎“万名货郎闯关东”的商业传奇;依托烈士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旅游区。依托各旅游景区,庆云组织了青年集体婚礼、金山庙会、民俗艺术节等大型节会活动,举办了环渤海10县市旅游合作论坛、百名作家“赞庆云”“艺术庆云诗歌交流会”等系列文化活动。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