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高密“红高粱”推动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高密市围绕打造“红高粱文化产业”,以品牌带动奠定基础,以项目引领构建产业链,以精品创作增强发展活力,构建起高密文化旅游产业带,推动了文化领域新旧动能转换。
  品牌带动,奠定“红高粱”产业发展基础。红高粱文化品牌是高密籍著名作家莫言作品内容和精神内核的集中展现,代表了高密地方特色文化。高密市着力培育壮大红高粱文化品牌,通过“一节、两奖”载体建设,不断丰富红高粱文化内涵,奠定了红高粱文化产业发展基础。红高粱文化节已成功举办八届,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60多万人次,开展各类文艺展演、交流研讨活动600余次,签约产业项目41个,总投资逾百亿元。“红高粱诗歌奖”已经成为国内重要的诗歌奖项,高密因此被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红高粱文化奖”已推出300多部精品力作,吸引了众多文艺工作者、爱好者投入到文艺创作中来,为更好地发现培养文化人才、繁荣高密文化事业发挥了重要作用。
  项目引领,构建“红高粱”文化旅游高地。在成功打响红高粱文化品牌基础上,高密市以红高粱民艺民俗村、百年乡村文化体验村、东北乡文化旅游区“两村一区”项目建设为引领,大力弘扬红高粱文化、莫言文化,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使高密文化旅游产业从无到有,逐步壮大,形成高密文化产业发展新高地。其中,东北乡文化旅游区已融资5亿元建成了单家大院、青杀口、花脖子山寨、高密县署、十八里坡等13处景点,开发出三十里红、拤饼、布鞋、“泥小虎”等十余种文化类系列产品,形成了“春看油菜花似海,秋看高粱红满天”的景观名片。“红高粱影视城”项目被评为2017年度山东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产业重点基地。高密已形成一条红高粱精品旅游线路:从西南乡的潍河湿地、城阴城、汉墓群、刘墉墓等汉文化遗址起,经过红高粱民艺民俗村、聂家庄等为重点的民俗文化体验区,至高密东北乡文化旅游区。该线路经济效益日益凸显,年接待各地游客达100多万人次,文化旅游对全市GDP贡献率迅速提升。
    精品创作,增强“红高粱”文化产业活力。高密市坚持将“红高粱”文化元素更好的融入文艺创作中,深化文艺精品创作,通过艺术创作不断丰富“红高粱”文化内涵。高密市积极协助青岛市歌舞剧院编创舞剧《红高粱》,以舞剧形式对红高粱精神作了深度阐释,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创编茂腔现代戏《红高粱》,以高密浓烈的乡音唱出了红高粱不屈不挠的生命力,荣获第八届“泰山文艺奖”导演奖、第九届“泰山文艺奖”戏剧类奖;电视剧《红高粱》在高密东北乡拍摄完成并在各大卫视热播;高密历史上第一部茂腔戏曲电影《红高粱》拍摄完成,本月19日在央视戏曲频道播出;电视连续剧《丰乳肥臀》、电影《青檀》正在积极筹拍中。借助一系列文艺精品的创作播出,高密红高粱文化产业实现迅速发展。红高粱文化品牌的打造,红高粱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既丰厚了城市文化底蕴,又促进了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了新旧动能转换,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