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崂山区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围绕“建设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山海品质新城”的目标定位,紧紧抓住国家省市高度重视文化产业发展的有利契机,把新兴产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作为重要突破方向,创新工作思路,优化营商环境,拓宽引资渠道,不断构建延伸产业链,形成新的增量,文化产业项目呈现出由小到大、由弱变强,资金到位数持续大幅递增的良好态势。近年来共引进各类文化产业项目40余个,实际到位资金近百亿元,促进全区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一是出台政策,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提供有力保障。围绕区十二次党代会提出“集中力量抓好文化软实力建设”的总体目标,研究出台了《崂山区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打造高端新兴产业的若干政策》、《崂山区产业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构建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体系。根据政策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结合区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确定的打造文化名家、文化名品、文化品牌活动和文化名企聚集地的目标任务,制定实施了《崂山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实施细则(试行)》,按照产业集聚、空间集约、功能集中的原则,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扶持重点项目、支持产业创新、聚集名家名品、打造活动品牌等4大类18个方面的扶持政策,着力培育文化产业发展新动能,构筑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同时,引导文化与招商部门达成意向战略合作协议,实现双方信息和资源共享,促进高效、精准招商,为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的创新开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是优化流程,为文化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找准履行职责和服务经济的结合点,提高行政审批、监督管理的效能,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政务公开制、首问责任制,把“放管服”改革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举措,深入推进“一次办好”改革,加快流程再造,营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服务,当好企业发展的“店小二”。在行政许可实施过程中,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认真对待每一个文化产业项目的审批,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工作思路,主动沟通,送到即审,决不因审批问题影响重点工程的推进。同时,对已经签约落户的重点文化项目,安排专人开展跟踪服务,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帮助企业办理用地、环评等审批手续,搞好全程服务,把服务质量的提升具体到每一个事项、每一个细节,真正实现“一次办好”,保证项目顺利启动。
三是热情服务,不断增强区域招商引资的吸引力。充分发挥崂山底蕴深厚的文化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旅游景点的文化连接和文化内涵开发,建立和完善招商引资服务体系,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坚持“创新、高效、便捷”的理念,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最大限度方便企业办理定期检验,切实减轻文化经营单位的经济负担。定期组织文化产业单位代表交流学习,免费为全区文化企业进行政策法规、消防安全等业务培训,免费为定期检验的文化企业登报公示。整合《文化崂山》公众号功能布局,拓宽资讯信息发布渠道,将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文化市场、外部信息及最新政策法规及时编辑推送,为文化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有力支持。同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广而告之,以商招商,让更多的企业了解和感受到崂山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政策措施,吸引更多的文化企业来到崂山创业发展,吸引更多的创业者入驻崂山、留在崂山。
四是集聚发展,大型文化产业项目呈现快速增长之势。依托区位优势和一流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引进了一批大型文化产业项目。这些项目既有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的青岛出版集团,半岛地区信息量、发行量最大的半岛都市报等大型出版传媒企业;也有影响力与日俱增的金石文化产业园、如是邦文创产业园等创意产业园区;以及领军国内儿童文化游乐项目与原创动漫产品的创旭文化、泽灵文化,入选全市优秀新业态创意企业的盛世奥海、永久落户崂山的中华传统文化青少年影视嘉年华等一批影响力强劲重点项目。其中,面向全国开展作品征集的影视嘉年华活动,专门开设“崂山单元”,组织全国青少年影视制作团队拍摄崂山,并通过央视媒体对优秀作品进行展播,进一步扩大和提升了崂山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中国电影云平台、文化区块链艺术品交易平台、新片场传媒等7个在业界享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公司正在洽谈或已达成入驻意向,将进一步拓宽文化资源传播推广渠道,为崂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