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全省新闻联播

济宁市突出“五字标准” 全力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时间:2021-06-18| 编辑:杨倩|【

  近年来,济宁市文广新局始终把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提高站位、强化担当、狠抓落实,全力推进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突出“准”的导向抓选拔,努力让文化人才“人尽其才”。探索运用“四种方法”,积极为人才选拔畅通渠道、拓宽通道。招考“选”。借助公务员考录、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公务员公开遴选、优才计划等多种渠道,广泛选拔文化人才,近3年共招考14人。赛场“选”。每年组织举办青年歌手大赛、广场舞大赛、文化产品设计大赛、读书朗诵大赛等各类比赛,为文化人才脱颖而出营造公平公正的赛场。考核“选”。充分依托考核这一有效路径,着力发现一批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文化人才,打造文化人才队伍中坚力量。评比“选”。精心举办了首届儒学传承奖评选、济宁十大文化产业领军人物评选等,培育了一批文化行业领军人才,先后评出儒学民间传承奖9人、优秀乡村儒学讲师40人、文化产业领军人物10人。

  二是突出“优”的导向抓培养,努力让文化人才“人尽其力”。大力搭建“四大平台”,持续加大培养、挖掘潜力、增强实力。多元培训平台。实施名师带徒培训,采取名家传戏、名师带徒等方式,每年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100多人。实施分门别类培训,近几年来,先后举办编剧、作曲、音乐、戏曲、重点作者、剧院经营管理、文化服务效能、文化扶贫、文化审批、农家书屋、文化宣传等各类培训班70多期,培训学员6000余人次。实施继续教育培训,近几年来,组织图书、群文、艺术等培训班30多期,培训基层文化人才1800多人。专业培养平台。采取与名校联姻的方式,建立了山东梆子传承基地、市杂技团实训基地、济宁艺术剧院舞蹈学校3个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每年培训学员300多人。演出交流平台。定期举办中青年演员、新创作小型剧(节)目、廉政短剧、庄户剧团、曲艺、民间吹打乐、非遗项目等汇演展演活动,为文化人才交流互学搭建舞台。跟班学习平台。积极选派下属单位、院团优秀人才到局机关跟班学习,增才干、提本领,近几年有20余人到局机关跟班学习,多人经过学习走上单位领导岗位。

  三是突出“争”的导向抓推荐,努力让文化人才“人尽其名”。坚持“四个一以贯之”,努力以人才带动、以项目涵育、以剧目历练、以活动打磨人才。一以贯之推荐人才。目前,尚海燕是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2人为全省青年拔尖人才,有国家、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43人,全国、全省优秀农家书屋管理员32名,推选了一批省、市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杜玉珍等5人为全市首批文化名家,16人次入选全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一以贯之推荐项目。目前,济宁共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六融六促”模式》等七个项目、52人荣获省文化创新奖,另有2个服务基层一线项目被评为全省优秀文化项目。一以贯之推荐剧目。济宁创作的《圣水河的月亮》荣获中国艺术节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山东梆子腔》等荣获群众文化艺术国家最高奖项群星奖。去年,我市申报的山东梆子《孟母》等7个项目入选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今年第十一届山东文化艺术节上,济宁在专业艺术、群众艺术、美术书法三大类比赛中均荣获好成绩。一以贯之推荐活动。经争取,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群英汇》栏目去年播出济宁专场,这是济宁群众文艺专场演出在央视首次亮相。

  四是突出“好”的导向抓使用,努力让文化人才“人尽其用”。切实把握好“选、引、提、建”四个环节,推动文化人才作用充分发挥。“选出来”用。从2015年起,每年选派20多名市直文化人才到基层文化单位服务。目前已选派90多人,培养基层文化人才600多人。同时,每年推荐5名县市区骨干文化人才到省直高校、科研院所等文化单位挂职研修,为文化人才成长搭建“快车道”。“引进来”用。艺术创作聘名导,如《孟母》剧邀请了上海市知名戏剧导演孙虹江等担当主创。文化培训请名师,邀请上级领导前来授课。公益讲座邀名家,列支10万元,依托“文化济宁·百姓讲堂”,邀请文化学者、专家等授课。“提起来”用。严把“推荐关、考察关、监督关”,全力抓好文化人才提拔使用。近年来,全系统干部任用都能够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没有出现任何杂音,既得到了一致认可,又充分调动了人才工作的积极性。“建起来”用。建立济宁市艺术家名录库、儒学民间普及推广人才信息库。目前,聘请了32名乡村儒学高级讲师,评选了270余名乡村儒学讲师。

  五是突出“实”的导向抓服务,努力让文化人才“人尽其能”。在组织领导上下实功。健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领导小组,将人才工作纳入责任目标管理,制定责任清单。在政策扶持上出实招。会同市委组织部等部门,制定了《儒学研究名家引进计划实施细则》《助推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人才工作三年计划》等一批政策扶持文件。在资金保障上用实劲。定期研究文化人才工作,去年共安排文化人才培训资金16万元。在职称评聘上求实效。完善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评价方法,全市共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160多名。

点击添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