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字实录 |
|
 |
|
主持人 各位听众朋友,中午好!这里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两会特别节目《做客中央台》,我是主持人林溪,今天我们为您请进直播间的嘉宾,他掌管着世界上最大的帝王宫殿,他在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上班,还有就是相信90%的人来北京游玩都会到他的单位去看一看,感觉这个名字已经呼之欲出了。接下来我们马上来了解今天做客的嘉宾。]单霁翔,男,汉族,1954年生,祖籍江苏江宁。现任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 2012年初,单霁翔屡新故宫。三年里,他像个“永不疲倦的战士”,足迹踏遍故宫9000多个房间,例行巡查走坏20多双布鞋。单霁翔“爱管”,一个烟头随手要捡起,一块墙皮必须要干净,同事有时忍不住埋怨“管得太细了”;单霁翔“爱说”,每场新闻发布会,他都精心准备几百页PPT,发言稿更是斟酌再三,一开口绝对不下2个小时。熟悉他的记者评价“采访单霁翔,是件幸福的事儿”。人们称他为“故宫掌门人”,但单霁翔会摇摇头说,“我只是个看门人。看门,一要把门看牢,二要把门看好,三要把“主人”伺候好。如今,故宫在单霁翔的“看管”下,已经告别了从前的“高冷范儿”,从时尚的朝珠耳机、到“奉旨旅行”行李牌,再到接连出新的创意APP,没错,这就是今天有点“萌萌哒”的故宫!单霁翔说,我的任务,是要把壮美的紫禁城完整地交给下一个600年! [03-05 13:06] |
|
主持人 单院长,感谢百忙之中来到作客中央台,见到您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对您说一句:单院长,祝您万福金安(笑)!所以今天借这个机会,您也先给我们全国的听众打个招呼吧。 [03-05 13:07] |
|
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 各位听众,大家好。今天我非常有幸到中国之声来,想通过这个平台在和大家介绍一下故宫的情况。 [03-05 13:07] |
|
主持人 再次欢迎您!那今天来到我们直播间的还有我们中国之声的观察员白中华老师,白老师欢迎您。 [03-05 13:10] |
|
《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 听众朋友好,主持人好,单院长好。 [03-05 13:11] |
|
主持人 单院长,刚才节目一开始我们就听了一段录音。在这段录音里,我有几个点特别感兴趣,所以我要向您求证一下。第一个就是我们跑口记者说了,说第一次去故宫采访,她没经验,穿了高跟鞋,结果您带着所有的记者在故宫里走了大半圈,把故宫给游客新设的休息座椅看了个遍,当时是报道这个新闻。她跑得脚都给磨破了。走故宫,她应该没您有经验,我为什么这么说?我给大家描述一下今天单院长来到我们节目直播间所穿的装束,和我们平常来作客的嘉宾装束有点不太一样,穿了一个夹克,最重要的是脚下踩了一双运动鞋,而且穿了有点年头了吧,院长? [03-05 13:11] |
|
单霁翔 其实我是每年春天以后就开始穿布鞋。但是冬天故宫的路比较硬,比较冷,穿了一阵布鞋以后发烧了,后来我就开始穿球鞋了。夏天的时候还会穿布鞋。 [03-05 13:11] |
|
主持人 您穿这样的装束,是不是跟您平常经常要到故宫走一走看一看有关系? [03-05 13:12] |
|
单霁翔 是,因为故宫首先就是范围很大,要走路要轻便一些。再有平安故宫工程实施以来,故宫工地很多,包括我们一直在持续的开展的古建修缮工程,这样的上梯、爬高,去一些工地还是比较方便。 [03-05 13:12] |
|
主持人 您也要自己上梯爬高么? [03-05 13:12] |
|
单霁翔 还是要看一些,对于一些工程进展情况和工程出现的问题,还是看了心里有底。 [03-05 13:12] |
|
主持人 难怪会有那20多双磨破的布鞋。看来还是运动鞋结实一点。还有一个细节,我们跑口记者也跟我讲,她说当时在走故宫的时候,她在拥挤的人群当中,您突然蹲下来,在地上捡起了一个烟头,她没看见,差点没撞到您身上,我不知道您对这个细节还有没有印象? [03-05 13:12] |
|
单霁翔 我倒是没印象,但是这是一个习惯动作。其实从几年前我们就号召所有的故宫员工,地上发现烟头、垃圾、纸屑、矿泉水瓶子、冰棍这样的东西都要捡起来。因为这些东西其实对于博物馆的环境来说是一种伤害,大家都捡,这样环境就会干净,我们提出口号,故宫开放区不能有一片垃圾,一片纸屑,一片丢弃的东西,只要发现都要把他拾起来。 [03-05 13:13] |
|
主持人 那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已经大为减少了。 [03-05 13:13] |
|
单霁翔 是,因为我们先是实施了故宫员工在紫禁城内不得抽烟,到现在执行的很好。再有就是从8月15号开始实施打火机、火柴,这些火种不能进故宫,也就是从根本上来杜绝故宫里面抽烟的现象。所以现在偶尔的也可能会发现一个两个,但是已经不是像过去,从神武门走到午门我们要弯腰几十次。 [03-05 13:13] |
|
主持人 所以说我们在故宫里游览景点的时候,我们看到有一个人在弯下腰捡,这个人很有可能是故宫博物馆的院长单霁翔,也有可能是我们故宫博物院的员工。 [03-05 13:14] |
|
单霁翔 是,因为我们先是实施了故宫员工在紫禁城内不得抽烟,到现在执行的很好。再有就是从8月15号开始实施打火机、火柴,这些火种不能进故宫,也就是从根本上来杜绝故宫里面抽烟的现象。所以现在偶尔的也可能会发现一个两个,但是已经不是像过去,从神武门走到午门我们要弯腰几十次。 [03-05 13:14] |
|
主持人 那现在看来这种情况已经大为减少了。 [03-05 13:14] |
|
单霁翔 我们员工每个人都会这么做。 [03-05 13:15] |
|
主持人 当然我们更希望是我们每一位游客,在这里我们也要提醒我们的广大游客,故宫里任何场所都是严禁吸烟的,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保护。 [03-05 13:15] |
|
主持人 单院长,我不知道这个春节您有没有抢红包?其实为什么问您这红包的问题,我其实是想问您,您用不用微信? [03-05 13:15] |
|
单霁翔 微信,我其实过去我上微信很晚,我主要一个担心就是得罪朋友。因为接收了人家结果迟迟不回复,朋友又很多,这样我就没有上,但是禁不住诱惑,特别有时候也想看看故宫自己的微信的一些内容,所以我也上了微信,但是可能还会回复的不是太多。 [03-05 13:15] |
|
主持人 更多的还是以故宫为主,以它为目的来上朋友圈。所以说朋友圈其实现在大家基本上每个人都会上了,大家会在这上面发一些所见、所闻、所想,所以今天在我们的节目设定当中,我们特别想请您发三条朋友圈,您第一条可能会发一些什么样的内容? [03-05 13:16] |
|
单霁翔 就目前的感受我想第一条还是想发一张故宫在参观旺季的时候的场面,这张照片附属说明为什么不要在旺季的时候到故宫来。我们前年的10月2号那天接待的观众18万2,当时人山人海的那种场面,人们就是排队往前走,看到前面人的后脑勺,非常拥挤,参观的感受就不会很好,特别是中轴线上。 [03-05 13:16] |
|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了一个18万2这样一个数字,这是前年,这是不是有史以来故宫单日进入到故宫的游客最高峰值。 [03-05 13:16] |
|
单霁翔 是,我想应该是故宫建院90年来最多的一天,我们也希望是他是唯一最多的一天。我们一到双休、暑期、特别是黄金周,故宫的压力很大,那么观众数量很多,特别今年春节这个突破了以往的数字,再次一个新高,过去春节期间没有一天观众超过10万的情况,而今年的两天超过10万,最高到12万。 [03-05 13:17] |
|
主持人 所以说对别人来讲可能是过节,对您来说是不是一听过节就有点头疼? [03-05 13:17] |
|
单霁翔 头疼倒是,因为平常我们对于一到黄金周,一到暑期都有一个完整的预案,但是这些预案是不是在真正的执行的过程中能够见效是需要观察的。这次比去年春节同比增长了19.58%,增长速度非常可怕,我们预计今年的观众量可能全年都会比较高。 [03-05 13:17] |
|
主持人 像您说的18万也好,或者今年春节咱们有单日的12万这样一个数字,您刚才也提到了,当出现这么多人一天在故宫当中的时候,游览的感受是什么样?就是看后脑勺,您有没有亲自去体验过? [03-05 13:17] |
|
单霁翔 我一直有时候就跟着观众走,听观众互相之间的感受,其实他们都觉得人多,比如照相,景色其实里面夹杂的很多很多自己不认识的人,那种故宫壮美的建筑群也好,故宫的一些文物的照片也拍不好,特别是这个很多人穿插使隐患存在,比如一些老人一些孩子,但故宫90年来没有发生过踩踏致死这样一种情况,但是人要无限制增长,难免会有这种情况发生。因为故宫不是平地,故宫是高高低低的,特别像我们保和殿后面那个大台阶,每到旺季的时候都是人排着队往下走。 [03-05 13:17] |
|
主持人 所以说要是这个时间节点去故宫的话,基本上您拍的每一张照片都是合影,都不是单人照。其实您说大家来北京游玩哪怕就一天,也一定要来故宫,这个是刚需,其实这种心情我们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比如说像出现一天12万这样的一个数字,对于这样的数字您有没有一个预期? [03-05 13:17] |
|
单霁翔 当然我们是准备观众可能会多,但是我们希望把他降下来,降下来的办法也想了很多,比如一直在解决我们的扩大开放的问题。紫禁城在2002年之前只开放30%,现在持续的,我到故宫博物院工作的时候那年已经开放到48%了,那么去年开放到52%了,今年扩大开放的力度比较大,开放到65%。那么明年我们还希望能开放到76%,但是观众增长的速度超过了我们开放的速度,我们故宫的面积总是有限的,我们希望想更多的办法,比如错时参观,就是10点钟上午到下午2点钟观众是最密集的,如果是10点钟之前特别是2点钟之后到闭馆这段时间,其实参观的效果会更好,我们也要不断的跟观众说,错时参观,不要一定在10点钟到2点钟来参观。还有就是不一定,特别是第二次来故宫博物院的不要只走中轴线,两边更精彩。那么过去两边展览其实有40多个展览,也很精彩,但是现在我们扩大开放以后就更为精彩,我们更多的宣传希望能够也分流,一个错时,一个分流,再有购票,希望能网购。 [03-05 13:18] |
|
主持人 您刚才提到了一个开放区域的问题,我就挺感兴趣的。因为我听说今年咱们要开放的这个区域很有意思,就是这个像老佛爷,还有甄嬛娘娘,当然这是电视剧看多了,她们居住的区域可能是在我们今年开放的范围之内? [03-05 13:18] |
|
单霁翔 是,我们西部区域。过去90年来没有开放过,其中寿康宫,特别是慈宁宫还有慈宁宫花园,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有谈到,可能会是人们一个感兴趣的,甚至认为比较神奇的地方,我想这个开放会使一部分观众从中轴线上会移步到西区,对于我们中轴线上的分流会很有用。因为很多观众是在导游的引领下,往往就是进了午门以后,就是目不斜视的往前走,不往两边看,就先看皇帝坐着什么地方,然后再往前走,看皇帝躺在什么地方,玩乐再往前走,到御花园,其实对于故宫的文物藏品和故宫更多的文化景观都没有机会看。 [03-05 13:18] |
|
主持人 所以说今年我们要开放西部的区域更多的是文化景观,也希望大家能够移步到那边去感受。而且我相信也会有很多的朋友,尤其是可能受到一些影视剧的影响,大家更愿意去感受那种穿越的感觉。但是这么好的地方,西部区域很有意思,咱们之前为什么没有想到开放它呢? [03-05 13:18] |
|
单霁翔 之前因为我们故宫有很多区域过去没有列入修缮计划,还没有经过修缮,没有修缮建筑存在的一定的险情和不具备开放的条件。从2002年开始,已经持续13年故宫整体的修缮,使这些修缮完成的区域我们就把它创造条件,布置展览,布置陈列,能够使它尽快的开放,那今年就开放5个区域。 [03-05 13:19] |
|
主持人 所以一方面我们要分流,另外一方面还要限流,您曾经说过,您说2015年择时试行每天接待8万观众,那什么样的条件下会触发这个机制呢? [03-05 13:19] |
|
单霁翔 这是非常具有挑战的一件事。也是今年我们工作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因为几年前在2008年我们就曾经试图采取这个政策,每天观众都不多于8万,第一天就失败了,因为到了8万以后我们就开始停止售票了,但是所有的窗户外面的观众,排队的观众都在敲窗户,然后喊口号要求进故宫,后来怕出事,就把观众都放进去了,那么今年为了观众的平安,为了文化遗产的平安,我们还是想能够限制8万,并且希望这次能够成功。 [03-05 13:19] |
|
主持人 这一次肯定和5年前了应该是有所不同,您采取的什么样的新的举措? [03-05 13:19] |
|
单霁翔 我们这次首先我们希望更多的观众在淡季参观故宫,那么作为欢迎大家淡季参观故宫的一个姿态,我们要把淡季的门票降了一倍,也就是淡季的门票本来我觉得就不高,40块钱,我们降到20块钱,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多在淡季错峰参观,其实所谓的淡季不是冬季,比如3月份,11月份都是很温暖的季节。 [03-05 13:19] |
|
单霁翔 第二个我们就鼓励网上购票。加大网上购票的信息,因为避免排队,越是旺季排队队伍可能要长,我们虽然平常现在承诺95%的观众到故宫博物院售票窗口3分钟能买上票,但是到旺季保证不了,我们希望旺季能够网上购票。还有我们希望旅游团配合,到了旺季,特别是到黄金周, 60%是旅游团,我们希望旅游团到北京安排游客安排观众的日程上能够把10月2号,10月3号这样极端的观众爆满的时间错开,比如4号、5号再到故宫,这样我们就会要求旅游团都要网上购票,我们就能够掌握多少旅游团我们今天放进来,多少旅游团还要等待两天。 [03-05 13:20] |
|
主持人 所以限流还真不是故宫一家能够完成的,需要大家的配合。 [03-05 13:20] |
|
单霁翔 ]也希望中国之声来呼吁。 [03-05 13:20] |
|
单霁翔 我们说这句话吓了很多人一跳,都问我说故宫怎么能晚上开放呢?当然今天故宫是个立体的故宫,紫禁城是主体部分,我们正在开辟紫禁城外面的一些场地,比如端门,端门就在紫禁城之外,今年我们要开辟为数字博物馆,也就是晚上观众经过预约可以看故宫的文化。我们今年还要开工修复大高玄殿,它也在紫禁城的外面,在景山和北海的中间,非常广阔的一个古建筑群,我们修好以后,晚上也可以对观众开放。 [03-05 13:20] |
|
主持人 其实今天我们的节目就是一个特别好的平台,还有一个您说这个分流除了淡季、旺季以外,还有一个白天晚上,我听说故宫要开展一个夜游的活动,这个活动确有其事么? 所以您说的夜游不是我们晚上到紫禁城里,黑洞洞的,而是到这个您说的这个开辟的故宫以外的,比如说数字博物馆。 [03-05 13:20] |
|
单霁翔 对,这些场地会越来越多。 [03-05 13:21] |
|
主持人 对,其实之前去故宫的时候就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即使到了比如说嫔妃的居所,但是你也进不去,实质上您只能是顶着太阳、隔着玻璃去往里眯着眼睛看,不一定能够看的很真切,可是有了这个数字博物馆,是不是,就是我们真的是走进故宫身临其境? [03-05 13:21] |
|
单霁翔 就是这样。我们进入数字博物馆有一个大电子沙盘,人们通过激光能够自己点击想去的院落、房间,大屏幕就会介绍这个房间的背景,同时我们会有一个空间,就是人们可以身临其境的走进去,比如太和殿因为保护金砖,现在观众进不去了,将来就可以走进太和殿里面,站在皇帝的宝座前面来端详文物。再有一个例子就是三希堂,三希堂是乾隆皇帝非常喜欢的一个书房,他在三希堂小康桌上赏阅无数的书画和珍玩,但是三希堂只有4.8平米,这个非常小,不到5平米空间,那么除了一张炕以外,地上站四五个人就满了,那么人们可以在虚拟现实中进入三希堂,看墙上的陈列,看场景,所以这样的体验是甚至白天,都感受不到的。 [03-05 13:21] |
|
主持人 刚才您说的是咱们发布朋友圈的第一条,说这故宫人太多了,而人太多了之后我们也想到了很多的办法去解决它。如果让您发这第二条朋友圈,您想好了要发什么了么? [03-05 13:21] |
|
单霁翔 第一条好像吓到大家了,发了一张图,全是人。第二张想表示欢迎的姿态,发一个邀请函,希望大家能够在2015年今年故宫博物院90年院庆再到故宫来,因为我们今年经过几年的酝酿,我们推出了18项陈列展览,这些陈列展览里面会有很多是难得一见的一些文物藏品的面世。 [03-05 13:21] |
|
主持人 所以说今年对于故宫博物院来讲应该是一个怎么说呢?非常重要的一年,建院90周年。您刚才说了有18个展览,这里头您能不能,您作为最了解故宫的人之一,您能不能选一两个给我们推荐推荐,比如说有哪些是最值得我们看的? [03-05 13:22] |
|
单霁翔 ]就我来说,我想也可能很多观众期待的,就是我们武英殿书画馆里面今年要推出的《石渠宝笈》,《石渠宝笈》著入的书画都是书画中的精品,但是我们这一次精选了一些很久没有面世的一些文物,比如像清明上河图,它社会认知度很大,但是它是属于国宝级的书画,按照故宫的院规,就是对于这样的国宝级的书画,我们都是一次露面就要回到库房静静的休息三年。 [03-05 13:22] |
|
主持人 露一次面就要休息三年,为什么要这么长的时间? [03-05 13:22] |
|
单霁翔 因为您知道有一句话叫:纸寿千年。纸制的这些文物寿命就千年,它们已经千年左右了,为了能使它益寿延年,因为这些书画每展开一次对它来说都是一次磨损,我们希望展出的频率、有节奏,较未来时代,世世代代还能看到它,它在我还没有来故宫之前曾经有一次展出,后来就是再也没有。我来了三年了,再也没有露面,所以这次可能清明上河图再次展出以后,我可能也得跑过去好好再看看它。 [03-05 13:22] |
|
主持人 您这个作为执掌故宫的人,也不能够随时的看到这些珍贵的物品。 [03-05 13:22] |
|
单霁翔 那绝对不能,我要看一遍,又要重新休息三年了,会伤害很多观众的利益。 [03-05 13:23] |
|
主持人 所以说三年之后又重新展开在大众的视野当中,非常珍贵。 [03-05 13:23] |
|
单霁翔 当然这只是其中的一件。 [03-05 13:23] |
|
主持人 还有很多类似的珍品。 [03-05 13:23] |
|
单霁翔 可能要排队。可能要排很长很长的队。 [03-05 13:23] |
|
主持人 所以到时候您还是得准备很多的预案来迎接我们这些游客。 [03-05 13:24] |
|
单霁翔 但是我觉得大家看清明上河图排队应该是一个美丽的文化风景。 [03-05 13:24] |
|
主持人 我觉得您说的我都流口水了。我相信我们很多的故宫迷们也都非常期待可以一饱眼福。确实,我们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天,这其中可能没有庆典,但是我们策划了很多的展览去回馈大众。 [03-05 13:24] |
|
单霁翔 我们不想搞一些庆典、演出,甚至更不搞宴会了。但是我想最好的回报我们关注故宫文化和支持故宫发展的这些观众,是把我们精心设计筹办的展览能够更多的推出。 [03-05 13:24] |
|
主持人 刚才我们第二张朋友圈发出了一张邀请函,邀请八方的宾客,第三张朋友圈,您会发什么? [03-05 13:25] |
|
单霁翔 第三张,就是今年我们圆了一个我们的梦想,能够把故宫的文物藏品每天都更换内容,传播到社会公众的手里。有了我们的APP的形式,《每日故宫》,每天把故宫一件套精美的文物加上他权威的说明能够传给公众,我想第三个还是发给大家每日故宫的进展的消息。 [03-05 13:25] |
|
主持人 ]其实您说到每日故宫,我还特意下载了,我发现这个APP做的非常的精美,而且这其中你还可以在上面写一些自己的心情,还是一个笔记本。您有没有自己下这些APP,然后去尝试尝试看看好不好玩。 [03-05 13:25] |
|
单霁翔 每次我都先睹为快,我都试一试。有时候还提出一些疑问,比如我们的APP《皇帝的一天》,当时我一看那题目我就大吃一惊,他们那个题目叫“做一天小皇帝”,我说这可不能搞,现在独生子女都是小皇帝了,在家说一不二的,还叫他们做一天小皇帝。后来我们制作团队说单院长,咱们是告诉他小皇帝很辛苦,每天早晨5点钟就得起床,还不能吃早饭,得先做一小时功课,还得去向太后请安,请安还得站在门洞里面玉门听政,才能吃饭,一天只吃两顿,还不能吃饱了。告诉他们,每一个环节其实都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03-05 13:25] |
|
主持人 告诉他们一方面这是真实的历史。第二方面就是,你比当年的小皇帝可幸福多了,还不赶紧好好学习。您说到了一个是我们故宫的很多的APP新开发的一些,另外一个呢?我们也注意到了故宫的一个文创产品,实质上也是类似于这样一个新媒体的一个产品了,而且我发现在网上这些文创产品是特别火爆的,所以很有意思,就是我要跟大家分享,比如说像朝珠耳机,很多朋友都说戴上之后有批奏折的感觉,还有行李牌上面写着“奉旨旅行”,其实这些小的产品非常受到大家欢迎,但是我觉得故宫平时给大家的感觉都是“高冷范”,用一举流行语说,就是说他比较严肃、古典,这样一个气质,可是现在感觉这个故宫越来越“萌萌哒”了。有人就说,故宫为了吸引大家也是蛮拼的,还有人说故宫脑洞大开,我不知道您第一次看见道这些文创产品您还记得当时是什么样印象么? [03-05 13:26] |
|
单霁翔 这些词我真是不知道当时。包括“萌萌哒”,我说好词坏词,他们说“萌萌哒”就是还行,脑洞大开他们说也还可以。我们到去年的8月底,故宫已经有6754种文创产品了。但是刚才您说到的我们当然也是非常高兴的,我们有一些文创产品开始有名了,就是大家慕名的要到故宫,有时候我看他们排队在买故宫娃娃,朝珠耳机这些。但是这些“萌萌哒”的这些只是其中文创产品的一部分,但是也是很多观众喜欢的。我们还有很多种适合不同年龄、不同文化需求的很多种文创产品,我们希望努力能够使故宫的文化,故宫的文物藏品的信息,更多的走入千家万户。这其实就需要我们背后的努力是很艰苦的,背后的努力主要是我们每天都在大约有60人左右的团队,我们的资料信息库,高清晰的摄像,把每一件文物藏品的信息,我们每一个角落古建筑的信息高清晰摄像以后进入我们的这些传播渠道,这些是背后幕后的工作。 [03-05 13:26] |
|
单霁翔 再有就是深入挖掘故宫的文化内涵。我们故宫研究院专家们做大量工作,比如大家知道现在比较好的一个叫故宫日历,卖的非常好,大家非常喜欢,这种挖掘30年代故宫出的日历的形式今年根据去年马年,今年羊年,每年的故宫文化文物藏品的信息,来把365天都做的很有文化,又价格不贵,所以非常好。再有我不知道您知道不知道,我们去年实验了一个就是我们的老照片的穿越,故宫有一个杂志叫《紫禁城》,它把我们收藏的18000张老照片,我们还有17000张老照片的玻璃底片进行深入挖掘,那么这是一个附框,把其中一些照片就开始和当年这个场景对上,来寻找这个场景今天的情况,这样的人们看的是一种时间的穿越,其实是提示大家就是昔日的皇家禁区,今天变成了每个人都可以参观的文化场所,同时也和大家讨论,保护文物遗产多么重要。 [03-05 13:27] |
|
主持人 通过这样的一些新的方式,让故宫的文物延续更长的生命,走入更多人的生活当中。所以我觉得照这个架式,故宫要在这个“萌萌哒”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了。所以说,我们大家就准备好银子,然后期待着故宫给我们出更多的好的文创产品。好,各位听众,那么在节目进行当中您还可以通过中国之声百度贴吧参与互动,您提出的问题和评论将会直接呈现在我们的嘉宾面前。单院长,那么咱们刚才说了故宫今年的几个重点的工作,尤其是很多都和我们的老百姓特别相关,那接下来我们想请您听一听来自普通百姓的声音,我们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小调查,叫做“假如你是故宫院长,你最先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听听大伙儿怎么说。 [03-05 13:27] |
|
街采录音 故宫实在是太大了,几乎不可能一天之内把他看完,大都是走马观花式的。现在不是流行大数据分析么?如果我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话,我想分析一下游人最热中的地点,最受冷落的地方,游览之前给游客几项建议,比如另辟蹊径似的道路,经久不衰的路线,还要提供故宫深度游览,跨度几天的这样一种方案。 [03-05 13:27] |
|
街采录音 如果我是故宫的管理者我要让大家在故宫玩起来,嗨起来,而且一定要玩的“duang duang 的”现在80后、90后喜欢看《还珠格格》,00后更多喜欢看《甄嬛传》,大家对清朝的一些深宫密室都特别感兴趣,这样我们就可以把故宫的一些场所变的更适合于去玩,冒险类的游戏,要先在故宫玩好,然后再去深刻感受我们故宫的文化。 [03-05 13:28] |
|
街采录音 一般人到了北京肯定要先去故宫逛逛,上一次就发现在午门前面空地上丢弃的像冰棍纸、塑料袋什么的,所以如果我是故宫博物院院长的话一定要加强这个环境的保护,增设一些垃圾箱还有警示牌以外,一定要加强惩戒的力度,因为惩戒力度大了大家就注意了。 [03-05 13:28] |
|
主持人 ]单院长,您看大家对于故宫都挺关心的,也挺操心的。您刚才听了大家的这些建议,您有什么样的感受? [03-05 13:28] |
|
单霁翔 ]我首先最强烈的感受就是他们要当故宫博物院院长可能会比我当的好。很具挑战。要费心当然费心,但是我觉得就是看到我们不断进步其实也很欣慰。比如路线的问题。人们进了故宫应该自己知道,他往什么方向走获得最大的文化权益,什么地方对于他的需求来说能够得到满足,我们也做了一些尝试。比如我们今年在更多的电子标识牌上把故宫的,人们走到很多地点都可以点击,你旁边还有什么参观,有什么展览,那么2小时的路线是什么,3小时的路线是什么,5小时的路线是什么,你参观古建筑的路线是什么,参观展览的路线是什么能够告知观众, [03-05 13:28] |
|
主持人 ]这是我们刚才第一位朋友提出的,您看刚才我们中间两位朋友提到的都是关于故宫的秩序,比如说像神武门外的小广告,黑导游什么的,我不知道这些问题困扰了游客,有没有困扰您? [03-05 13:29] |
|
单霁翔 这是我们最大的困扰之一,就是一个观众数量多,第二就是周边环境。因为故宫的内部我们在一步一步往前走,一件小事一件小事往前做,但是周边是涉及了方方面面很多的部门,包括行政区划,包括管理部门,我们也在积极的呼吁,神武门外和东西还有午门前。内部管理的越严格,这些发小广告的,黑导游这些人就在周边聚集。其实人们像刚才所说到的,外地和国外每年要接待300万外国的观众,这些人他分不清是紫禁城内还是紫禁城外,他都认为是北京,是首都,是故宫,他们一个统一的标准是对的,故宫应该周边环境和故宫紫禁城一样的整洁清新壮美才好。所以,今年我们也在加大这方面力度,我在全国政协也多次提案,今年像东城区的区长领导和北京市主管旅游的副市长都主动到故宫来和我们沟通,也跟我们谈到了授予故宫一定范围内的执法权的问题,因为我们没有执法权,不能罚款,不能拘留,只能劝阻,我们也希望能够把我们周边环境管起来。 [03-05 13:29] |
|
主持人 希望这样的问题能够在今年或者是未来几年有所改观。刚才我们最后一位朋友还提到了,他就是觉得以玩带学,寓教于乐,通过一些探秘游戏去了解故宫的历史,您觉得这个建议可行么? [03-05 13:29] |
|
单霁翔 我觉得建议太好了,也是我们要努力的方向。过去我们暑期面对观众,包括亲子教育这些活动比较多,每天大量的孩子们学生们报名进入故宫,我们设计十几套故宫知识讲堂,他们动手,比如穿朝珠,拓片,比如包粽子,我们今年常态化了,我们在太和门两侧很大的空间,这些学生们、家长带着孩子们来故宫每天都能参与性的来感受故宫的文化。同时我们就想故宫文化传播是个立体的传播,携带手机的观众现在超过了50%了,这些带手机的观众能够随时在故宫里面,就可以链接到各个厅室的各个地点的历史文化信息,包括我们不断提升我们的自动讲解器,我们可以自豪的说,今天故宫的自动讲解器是全世界博物馆最强大的讲解器。 [03-05 13:29] |
|
主持人 这个是可以很肯定的说? [03-05 13:29] |
|
单霁翔 很肯定。故宫的讲解器40种语言,我们各国的语言主要民族的语言还有地方的方言,比如闽南话、粤语都有。我们还可以选择,比如我们过去还在窗口还得说,我要专家版的,我要王刚故事版的,我要鞠萍姐姐少儿版的,我要对话版的,现在都做在一起了,走到很多很多地点,都可以随意的链接。您这节目影响很大,我们的故宫人都在听,他们马上就会准备推出我们新的举措,能够自己解决不了的和有关部门联系,使大家这些建议真正能够在短时间内,能够使大家有感受到真实的变化才行。 [03-05 13:29] |
|
主持人 今天在我们节目进行的过程当中我们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白老师一直坐镇直播间,一直在听我跟院长聊,其实我们刚刚聊的更多的是故宫作为一个景点去面对游客,怎么去提供更好的一个参观体验。但是很多人忽略了其实故宫它的全称是故宫博物院,它还具有另外的一个性质,就是博物院博物馆的使命,所以白老师这方面您怎么来看? [03-05 13:30] |
|
《中国之声》观察员白中华 因为我去过那个台北的故宫,因为那个时候我当过三个月的驻战记者,那时候我平均每个月去两趟。业内有一种说法,就是实际上有5个故宫,沈阳有一个故宫,北京有一个,台北有一个,南京有一个,还有一个海外分散的,海外的故宫。因为我也采访过比如说南京故宫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一些领导,那时候我问他们,这几个故宫有没有什么想法,联合展览,他们都说好像不太好意思谈这个事儿,谁好意思谈呢?说北京故宫博物院单院长好意思谈,就是在这方面,咱们有没有一些想法? [03-05 13:30] |
|
单霁翔 台北故宫是因为种种原因,文物藏品现在还不能到大陆来展,我们已经几次去台北故宫,拿出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藏品到台北故宫去展览,但是这种还是需要不断的争取,能够把台北故宫的博物院藏品也到北京,到大陆来展。今天跟台北故宫的交流远远不仅是人员来往,也不仅仅是展览一下,包括科技保护、学术研讨、文创产品的交流研发,但是我们也希望在展览上能够相互呼应。上个月,我到厦门和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冯明珠院长一起做了沟通,初步谈到了一个想法,比如两岸故宫保管的五大民窑的瓷器占了全世界的半壁江山,这样我们能够在同一个时间举办一个两岸故宫五大民窑展,两个场地,观众稍微辛苦一点,但观众也很有意思的穿过海峡,两岸看,非常难得的世纪大展,所以像这样的我们也在不断的探索新的交流的方式。 [03-05 13:30] |
|
白中华 还有一个就是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问题就是,海外故宫文物的回归的情况,和我们相应的采取的一些措施的进展。 [03-05 13:30] |
|
单霁翔 ]我们故宫是一直不懈的努力,把过去流失海外的文物在进行努力回到故宫,我记忆比较深刻的就是比如像在十几年前,当时中国开始有艺术品拍卖的时候,我们把目光盯在艺术品拍卖这个里面故宫的藏品,都是通过这个途径回到了故宫。同时我们也在积极的接受社会的捐赠,很多有识之士把过去故宫的文物藏品能够捐回故宫,这样每年我们专门有一个景仁宫作为捐献馆,把大家捐献回来的文物定期举办展览,并且在景仁宫的墙上把自己捐献的名字永久的镌刻在我们的馆上。故宫对于这些清宫旧朝的文物持非常开放的态度,欢迎大家捐赠,我们也会积极的购藏。但是另一方面,我想说故宫对于今天当代人,当代的艺术家、画家、工艺美术大师的作品,如果进入故宫馆藏,我们是非常慎重的态度,我们定了三条。第一,一定要是在这个领域的世界著名的艺术大家。第二,捐赠的一定要是作品中的代表作。第三,无论名气多大,不得捐赠10件以上,主要是为了一旦进了故宫馆藏,他就永远的故宫藏品。我们希望我们的库房在500年以后,1000年以后仍然是我们的故宫藏品特色。什么叫故宫藏品特色呢?全世界的博物馆几乎都是金字塔形的藏品结构,塔尖上是镇馆之宝、珍贵文物,腰身是一般文物,底层是半研究的资料。故宫是个例外,故宫是个倒金字塔,我们国家定级的珍贵文物占93.2%,一般木质6.4,资料是0.4,就是件件都是珍贵艺术品。 [03-05 13:31] |
|
白中华 我觉得故宫博物院就像刚才单院长刚才都讲述了,要发挥博物院文化宝藏展现在世人面前。关键是怎么让游客走进去,想了很多的办法,刚才谈了一系列的办法,其实我想跟单院长了解,我知道刚才您已经提到了国家进行了一次最大规模的一种修缮,您说是从2002开始的,可能历时18年,您能不能给我们听众介绍一下最新的修缮进展,修缮到现在十几年了,将来会呈现一个什么样的故宫? [03-05 13:31] |
|
单霁翔 故宫的文物整体修缮工程是2002年开始的,第一个修缮的就是武英殿,做了试点性的修缮。修缮以后他就变成了我们今天的书画馆,今年清明上河图将在那个地方展出。那么这就给我们很大的提示,就是这些古建筑群当它经过细心的修缮以后,那么能够益寿延年的长期保持健康状态以后,它可以作为举办文化展览的一个地点。从那开始,我们首先故宫博物院的在郑欣淼院长的领导下开始了大规模的修缮,郑院长在故宫一共工作了10年,当了10年院长,我认为那10年是故宫人做事儿最多,也是故宫成绩最大的10年,故宫首先进行了文物的清理,用了7年的时间把故宫博物院的藏品清理清楚了,1807558件套,有整有零的告诉社会了;第二个就是故宫古建筑的修缮。在故宫一天都不闭馆的情况下完成的修缮,很艰苦的过程;第三,还把故宫里面,当时占据故宫用地的13个单位清理出去了,这也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儿,清理出去一个单位很难。所以其实我是在一个很好的一个基础上来担任故宫博物院院长,故宫修缮现在已经进行到第13年了,中轴线上大体量的建筑,比如太和门、太和殿、神武门、钦安殿这些都已经修缮完了,开始进入特别是北部非常密集的体量比较小,但是室内陈设,室外陈设比较多的区域了,比如东西六宫,比如乾隆花园,像这些地区,这些地点跟之前修缮不同的地方就是要更加细致的进行文物的修复,过程伴随着古建筑修复的全过程,我们今天这个修缮要最大限度的保持古建筑所带有的这些文化信息,要不改变文物的原状,还要进行传统工艺的传承。 [03-05 13:31] |
|
白中华 这个修缮到目前为止,如果给个百分比,是80%还是90%? [03-05 13:31] |
|
单霁翔 我们从建筑应该说时间过半,任务过半,从建筑体量上应该说已经60%得到了修缮,但是从开放区域,就是我们修缮前只开放了30%的紫禁城的区域,我们今年达到60%,这个应该说修缮的成果带来的,明年将达到76%,我们最终想达到80%。但是这个修缮今天我们还要进行科学研究工作,每一样修缮工程都要编制之前的勘察报告、测绘报告。修缮过程的工程实施的记录,出版修缮报告,这些都后续的工作都要伴随着修缮进程要持续的展开,所以是一项系统工程,还是很具挑战的。 [03-05 13:31] |
|
主持人 也谢谢我们中国之声的观察员白中华老师就您关心的几个问题和单院长进行了交流。其实刚才我们整个节目进行的过程当中,因为您来作客,所以有很多的网友特别关注,他们也提出了很多很有意思的问题,所以在这我们选择了一些然后涉及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环节叫做“快问快答”,在这个环节当中,我们要请您用最简短,最迅速的答案来回答网友的提问。您还得调整一下姿势,来回答网友们的提问。我们来看一看网友们都说了一些什么。 [03-05 13:32] |
|
主持人 这位来自腾讯新闻的网友提问,他说:您每天都要巡查故宫么?都一圈多长时间? [03-05 13:32] |
|
单霁翔 我只要在故宫,每天都要走一下。走一圈大约我们6公里,可能要1个小时多一点。 [03-05 13:32] |
|
主持人 您觉得累么?您有没有保持自己精神状态的秘诀? [03-05 13:32] |
|
单霁翔 其实我有特异功能。第一个,我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入眠,比如累了,我就靠在椅子上5分钟就能睡一觉,一般我3分钟之内绝对能入睡;第二个,什么都能吃,大街上小铺里面吃什么都挺香的,这样能补充营养;第三个,真是特异功能,我写东西爱在汽车上写,我每天都得上下车坐汽车,或者出差坐汽车、坐火车、坐飞机,移动的过程中我写东西效率很高。 [03-05 13:32] |
|
主持人 我们再来看,来自百度新闻网友提问,单院长,在故宫上班是个什么样的感受? ]那这位网友还问,您什么时候觉得最累? [03-05 13:33] |
|
单霁翔 故宫的感受春夏秋冬四季都有不同的文化景观,所以你会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世界,当然会感受到沉甸甸的压力。所以有人说,我经常说,我是故宫看门人,这是一个发自肺腑的对自己职业的定位。最累就是,文山会海最类,如果叫我开几个小时跟我们工作没有关系的会我觉得很累,老是想把这时间节省下来要是做有意义的工作更好。现在文山会海情况应该说还是有缓解。 [03-05 13:33] |
|
主持人 还有我们这位来自中国之声百度贴吧的网友提问,您最喜欢故宫里的哪一件宝贝? [03-05 13:33] |
|
单霁翔 如果从我职业的这样的一个观察,我还是喜欢故宫的紫禁城的古建筑群,这个古建筑群是独一无二的。9000间古建筑的房屋,17万平米的建筑,世界无与伦比的,他今天能够完整的保留下来也是一个奇迹。所以我们就希望能够在经过我们的努力,到2020年紫禁城里面所有的古建筑都经过了保养,修复,同时我们的全院的里面的那些杂乱无章的建筑,比如说彩钢房,50多种彩钢房,比如5000多平米的过去搭建的一些现代房屋全部拆除,今后紫禁城里面只有古建筑和经过联合国组织批准的恢复的历史建筑以外,没有任何一栋影响景观的现代建筑,这是我们的理想,也就是把紫禁城这个我们最珍爱的文物保护好。 [03-05 13:34] |
|
主持人 这位网友还是关于宝贝的提问,为什么故宫没有一个镇馆之宝呢? [03-05 13:34] |
|
单霁翔 镇馆之宝就是这个词很多博物馆在用,其实我不太认同,就是有的博物馆过于把他几件文物突出了,比如造成了观众到博物馆,比如到了巴黎卢浮宫大家都去看三个美女,到了台北故宫冯明珠院长也抱怨说这个大陆去的观众都是直奔白菜、肉、火锅,其实对观众对博物馆来说都是伤害,因为比如台北故宫其实最好的,宋元书画、五大官窑、珐琅彩瓷器,还有铜器这些是最应该欣赏,最应该看的,所以我们故宫博物院不特意推出镇馆之宝,如果镇馆之宝大家都云集到那个地方,那么对于安全也好,对于人们体验也好都不好,所以故宫当然我们的1807558件文物里面是有一些文物精品的,所以我们从中挑选了15万件,我想这15万件可能就是我们镇馆之宝的一部分。 [03-05 13:34] |
|
主持人 其实刚才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就是我们单院长在说很多数字的时候其实很多非常的精确,没有概述,我发现在您心里也有一个故宫。还有这位来自搜狐新闻客户端自媒体直播间的网友他也提问了,如果您是导游能不能推荐一条逛故宫的路线图? [03-05 13:34] |
|
单霁翔 如果今年叫我推荐一个,我就希望大家躲开中轴线,去西边看看慈宁宫、寿康宫、慈宁宫花园,那么东边上城墙,沿着城墙走到东华门看我们的古建筑博物馆,这两条路线是我们今天精心的来筹备的,我认为会不虚此行。 [03-05 13:34] |
|
主持人 他还提了一个问题,您是故宫掌门人,您希望把一个什么样子的故宫交给下一任? [03-05 13:34] |
|
单霁翔 我回答首先我是看门人,第一个就是要把古建筑修缮好,把杂乱无章的一些影响故宫景观的的这些添加的建筑都给整治好,都给裁掉。再有就是人们进入故宫博物院真实的感受,他进的是一个博物馆,而不是一般的游客,感受到铺面而来的博物馆气息。还有,我们通过平安故宫工程能够确保故宫我们的17万平方米的古建筑,我们180万文物藏品和我们每年1500万观众的安全,同时能够使故宫是一个立体的、放射的、开放的故宫,人们在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都能够方便的来领略和接到故宫的文化信息,我想这是我们的一个理想。 [03-05 13:35] |
|
主持人 这是您期望的把这样的一个故宫留给我们的后代。不知不觉我们节目也聊了大概一个小时,接近尾声了,感觉还没聊够,希望单院长以后能够经常来到我们的电台,把故宫的文化通过电波传播给大众,在这里我也代表听众朋友感谢您跟我们分享了这么多关于故宫的趣闻故事和历史。在节目的最后,请您和我们广大的听众说一句话,您会说什么样的寄语? [03-05 13:35] |
|
单霁翔 ]尊敬的、可爱的各种听众,欢迎今年在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时候再到故宫博物院来,但是不要在五一、十一黄金周人最拥挤的时候来,欢迎大家! [03-05 13:35] |
|
主持人 刚才单院长也提到,今年是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到2020年故宫即将满600岁了。我们发现这故宫越来越老,但是从单院长的口中我们感受到故宫却以越来越鲜活,越来越开放的姿态,邀请大家走进这片神秘的宫闱,去走进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盛典,所以今天也再次感谢单院长作客中央台。
各位听众,我是主持人林溪,代表本期节目责任编辑郭亮、樊新征、丁飞感谢您的收听 [03-05 13:35]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