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文字实录 |
|
 |
|
文化部办公厅副巡视员、主持人陈向红 各位领导,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端午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为切实推进中国端午节的民俗传承,更好地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浙江省文化厅、嘉兴市委市政府承办的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将于6月3日在嘉兴举行,为了让记者全面了解这些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请到了主办方和承办方的领导介绍端午节的有关情况。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发布会的领导,他们是: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先生,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女士,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先生,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晴女士,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王鸣霞女士。端午节是我们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节日,近年来文化部推出了一系列措施来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下面请屈盛瑞同志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05-18 10:10] |
|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 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我代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近年来,在国务院的支持下,在社会各界的参与下,通过文化部的不断努力,我国的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取得明显进展,初步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2005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已基本结束,为有计划地开展保护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国家、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形成,2007年到2009年相继认定了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部先后设立了闽南文化、乡土文化、客家文化等1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博物馆不断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等多种保护模式正在稳步进行,一大批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目前我国有28个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6项列入稀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金正在逐步增加,2010年中央财政累计达11个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受到了国际好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我国设立亚太培训中心,我们已开始招收亚太地区的学员和部分其他非洲国家的学员在培训班开展学习活动。在有关专家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热切期盼下,经过全国人大、国务院法制办、文化部等部门十多年来的不断努力和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已于2011年2月25日,经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6次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了依法保护的新阶段。 [05-18 10:14] |
|
屈盛瑞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节日,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端午节活动文化内涵不断丰富,形成了包粽子、赛龙舟、戴香包、饮雄黄等活动,从2008年起,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经我国申报,2009年10月,端午节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人类共同的财产。加强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保护,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守护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浙江省嘉兴市是我国端午习俗流传的重要地区,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近年来,为大力弘扬端午习俗文化,推进端午的习俗和传承,嘉兴市多次举办端午节活动。为加强端午节保护和传承,我部决定与浙江省人民政府一道在嘉兴市举办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为这次活动,嘉兴市周密筹划,做了大量工作,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这次活动一定能取得圆满成功。希望新闻界的朋友予以支持,多加关注,多加宣传。
今年文化部将在北京举办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包括依法保护,重在传承——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还将在四川成都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澳门举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等一系列活动。全国各地文化主管部门也将结合当地实际,举办丰富多彩的展示活动。6月初,我们将专门举办新闻发布会,详细介绍全国举办遗产日活动的情况,我们将为新闻媒体准备一份详细的清单,供大家参考。借此,也希望大家支持,大力宣传报道,谢谢大家! [05-18 10:18] |
|
主持人 谢谢屈司长。浙江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多成效,下面请陈瑶副厅长来介绍有关情况。 [05-18 10:24] |
|
浙江省文化厅副厅长陈瑶 尊敬的屈司长,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新闻发布会。首先,我代表浙江省文化厅对各位的光临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文化部和浙江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将于今年端午期间在我省的嘉兴市隆重举行。举办这样的节庆活动,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端午节民俗传承,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切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05-18 10:25] |
|
陈瑶 近年来,伴随着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省文化建设走上了一条不断发展繁荣的道路。特别是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建设,文化事业空前繁荣,文化产业方兴未艾,文化设施日益完善,文化活动丰富多彩,文化大省建设不断焕发新的活力,呈现出新的气象,取得新的成就。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嘉兴市委、市政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取得了可喜成就。尤其是这几年来,嘉兴市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文化资源城乡共享工程建设,所有这些都走在了全省乃至于全国的前列。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嘉兴市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同时,嘉兴对历史文化怀有深深的热爱之情,不仅拥有7000年历史的马家浜文化,有着深厚的端午习俗资源,又积累了丰富的端午节庆活动举办经验,成为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嘉兴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的一张城市名片。 [05-18 10:27] |
|
陈瑶 端午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它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两千多年来,在祭祀、竞技、饮食、娱乐等方面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习俗,表达了人们祈福避凶、竞技健身的美好愿望,体现了珍爱生命、激扬精神的鲜明主题。如何充分发掘端午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节日、认同传统节日、喜爱传统节日、过好传统节日,从而进一步增强爱国热情,提高文明素质,是积极践行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建设民族家园的重要举措,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就是以弘扬传统文化、保护传统节日、发掘民俗资源、彰显地方特色为己任,把端午节与爱国情怀紧紧联系在一起,融学术性、民俗性、趣味性、群众性于一体,全力营造欢乐、祥和、安康幸福的节日氛围。民俗文化不仅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创新发展。我衷心希望在文化部的亲切关怀和直接指导下,通过嘉兴市连续不断的努力,真正把端午民俗文化节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把嘉兴打造成全国端午传统习俗的传承基地。最后,预祝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期待媒体给予更多的关注,谢谢大家! [05-18 10:28] |
|
主持人 谢谢陈厅长。正如陈厅长所说,举办端午民俗文化节已经成为嘉兴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名片。今年端午节将有哪些精彩活动呢?下面我们请中共嘉兴市常委、宣传部长部长武亮靓先生来介绍一下。 [05-18 10:30] |
|
中共嘉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武亮靓 尊敬的陈主任,尊敬的屈司长,尊敬的陈厅长,各位领导,新闻界的朋友们,同志们,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对各位领导、各位朋友光临本次新闻发布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端午,是中国人民传统的节日,与中华民族同样古老。据闻一多先生考证,端午是“图腾的节日”、“龙的节日”,起源于中国南方的吴越地区,最原始的因素是辟邪。嘉兴,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璀璨的江南水乡名城,与端午有着极其深远的历史渊源,是全国首个“中国端午文化研究基地”、浙江省首批“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我们嘉兴地处“吴根越角”,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交战频繁,吴国大将伍子胥曾在这里屯军练兵,留下了许多动人传奇的故事。嘉兴端午习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纪念伍子胥,这是嘉兴端午有别于其他地方的一个重要的特色。嘉兴粽子更是历史悠久,名声远播,不仅是端午节的名吃,还作为独具风味的方便食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号称“江南第一粽子大王”。 [05-18 10:32] |
|
武亮靓 嘉兴端午习俗具有“吴越文化”、“稻作文化”和“水乡泽国”的深厚背景,凸现了江南水乡独特的传统文化,历经千百年的传承演绎,蔚为民俗文化的洋洋大观。近年来,嘉兴市不断加大对端午民俗的传承与保护力度,举办端午节庆活动,把挖掘传统资源、传承端午民俗作为己任,并适应形势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时代新意。从本世纪起每年举办龙舟赛和群众性的裹粽大赛,列为必不可少的经典节目。2009、2010已连续两年举办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去年的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首次由文化部、浙江省政府主办,于6月13日至17日举行,参加的嘉宾、演员、运动员有7000多人次,直接参与的群众达100万人次以上。我们嘉兴通过连续组织开展端午民俗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推进优秀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努力实现端午民俗文化的现代转型,使传统民族文化保持了蓬勃生机和活力。 [05-18 10:34] |
|
武亮靓 今年6月3日至7日,浙江省文化厅和中共嘉兴市委、嘉兴市人民政府将继续共同承办由文化部、浙江省人民政府主办的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以“嘉兴端午、中国味道”为主题,进一步巩固嘉兴端午民俗文化在中国端午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充分展示嘉兴端午代表吴越习俗的深厚文化底蕴,全面反映嘉兴自觉担当传承中国端午习俗重任的历史使命,共将举办五大主体活动和八项群众性活动。五大主体活动,具体为:一是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开节仪式,6月3日晚上在嘉兴市区七一广场水面南侧举行,一场具有强烈仪式感、充分展示端午传统习俗的、集观赏性与艺术性为一体的开节仪式,将让市民和游客在观看参与过程中体会中国端午传统习俗的丰富内涵。祭先人、吃粽子、赛龙舟、佩香囊、点雄黄等优秀传统将连缀成一次意义深远的爱国主义教育,营造出一种浓郁的传统佳节气氛,发掘中国端午习俗优秀传统,演绎具有强烈仪式感,集观赏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古朴庄重的艺术盛会。二是2011端午习俗国际学术研讨会,6月4日至7日举行,依托中国民俗学会,邀请国内外端午习俗研究专家集中探讨传统节日的流变和形态,展望其未来走向,挖掘其文化内涵,旨在突出伍子胥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传承价值,扩大“伍子胥与嘉兴、伍子胥与端午”的对外影响,形成和转化一批学术研究成果。三是2011中国嘉兴南湖竞渡,承办浙江省首届体育社团运动会龙舟赛,举办嘉兴市第七届运动会龙舟赛,6月4日、5日两天,30支参赛队将分别进行直道竞速和环城拉力,再现明清时期嘉兴南湖竞渡的壮观场面。四是2011中国嘉兴子胥庙会,6月4日至6日举行,这是今年嘉兴端午盛会的一大新的亮点。通过举办中国嘉兴端午祭、诗词吟诵会、戏曲票友会、晒宝鉴宝会、童玩会、美食会等民间庙会活动,推动端午民俗回归传统、回归百姓生活,将子胥庙会打造成为一个有固定的文化空间、丰富的文化内涵、民间自发的集祭祀文化、竞技杂耍、休闲游乐和餐饮商贸于一体的江南端午名牌庙会项目。五是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暨踏白船表演赛,6月6日举行,组织各县(市、区)乡镇(街道)踏白船队伍,开展富有嘉兴地域特色的踏白船表演赛,设直道竞速和抢鸭子等表演项目,增强表演性、观赏性和趣味性,再现嘉兴民间水上运动风采。踏白船表演赛颁奖仪式上,同时举行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闭幕式。这是五项主体活动的一个简单介绍。 [05-18 10:37] |
|
武亮靓 八项系列活动主要有:一是“我们的节日·端午”宣教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文艺表演、端午小报设计、网页制作、网上签名等活动,推动端午民俗文化进校园、进广场、进社区、进网络,大力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扩大端午民俗活动的受惠面,提高群众参与率。二是摄影名家走进嘉兴端午采风活动,邀请中央、上海和我省最具影响力的报纸、杂志、网络媒体的专业摄影记者,来嘉兴完整记录端午民俗精彩瞬间,通过在各大平面和网络媒体的刊登发布,扩大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对外影响力。三是“过端午、到嘉兴”旅游活动,做好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对外旅游推介工作,设计“端午嘉兴体验之旅”,组织长三角等周边城市游客来嘉兴观光旅游。四是端午农民画展览活动,举办端午农民画全国创作大赛作品展,组织学生、市民参观,感受全国各地端午习俗,提升秀洲农民画知名度,同时进行现场创作互动,让学生、市民体验农民画创作乐趣。五是市民裹粽大赛,深入城乡社区、农村、企业、学校开展端午裹粽比赛,延伸端午民俗活动覆盖面,选拔民间裹粽高手,在子胥庙会上进行总决赛。六是香囊制作展示活动,深入城乡社区,广泛发动居民参与制作,征集各式香囊并开展评比展示,丰富端午民俗活动内容。七是端午美食大擂台,与浙江广电集团有关栏目合作,制作推出介绍嘉兴端午美食的节目。设立端午美食大擂台,组织市民家庭参与,邀请专业厨师和游客点评,并进行现场互动表演展示,增强参与性。八是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发掘端午民俗中卫生防疫、健康养生的传统习俗,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举办中医药方药膳宣传、中医养生讲座等活动,拓展端午文化内涵。这是有关八项群众性活动的一个简单介绍。 [05-18 10:40] |
|
武亮靓 目前,2011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的各项筹备工作正在紧张而有序地进行,一些群众广泛参与、覆盖全市的活动已经开始。我们相信,有文化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有新闻界朋友的大力支持,今年端午,嘉兴又将呈现给人们一个热闹非凡、异彩纷呈的节庆场面。吴越文化背景下的嘉兴端午习俗将得到更为充分的挖掘和传承,嘉兴端午将进一步扩展其在全国的影响,演绎出更为浓郁的中国味道。各位领导,朋友们,同志们,大家知道1921年7月1日党的“一大”在嘉兴的南湖举行,宣告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今年正值建党90周年,欢迎大家来嘉兴和我们一起感受民俗文化的浓郁气息,共同品味嘉兴端午的独特魅力。谢谢大家! [05-18 10:41] |
|
主持人 谢谢武部长。下面进入提问环节。 [05-18 10:42] |
|
记者 我是中国日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嘉兴市的领导,端午是个传统节日,怎么有效地支撑现在老百姓的生活? [05-18 10:43] |
|
中共嘉兴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许晴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吧。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历经几千年的传承和延续,它已经和我们的现代生活紧密地融合起来了。比如说在嘉兴过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戴香囊等这些有仪式感的活动,这是我们几千年来端午节传承下来的。现在通过政府引导、百姓过节这样一个理念,更深入地把这些优秀的民俗传统加以发扬光大。我们活动从三月份开始就进入社区、农村,通过丰富多彩的群众性广泛参与的活动,使大家更为广泛地了解和熟悉我们嘉兴端午的各项内容,奠定了嘉兴端午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 [05-18 10:46] |
|
记者 我是中国旅游报的记者。我想问这次嘉兴举办端午节有哪些作用,另外粽子对当地的旅游发展有哪些带动作用? [05-18 10:47] |
|
许晴 嘉兴是一个具有悠久的文化传统的城市,嘉兴端午对我们文化品位的提升起到了一个推动和促进的作用,我们要把端午办成运动会、美食节、卫生节、养生节。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端午主要的文化内涵主要来自于我们古代的人们为了辟邪,为了健康,也是为了养生,为了运动,所以我们把这些活动的内涵植入到我们的各项节日活动当中。连续三年以来,我们连续举办了研讨会、南湖竞渡的龙舟赛、踏白船,这都是我们嘉兴传承的一些文化内容,随着嘉兴市民对文化生活的追求日益高涨,我们就更加需要把节日的内容在我们的政府推动下,使得大家来了解它,所以我想嘉兴端午的举办,对提升嘉兴的历史文化品位,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第二个问题您讲到了嘉兴的粽子。嘉兴的粽子在全国都非常有名,尤其是类似五芳斋这样的粽子企业,在全国已经列入了一定的地位。举办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就是让大家来嘉兴过端午。在这个活动中,除了让大家来嘉兴旅游,进行摄影活动外,还有一个就是品尝美食的活动。在这些活动当中,把我们嘉兴粽子的影响力也随之带动起来。每年通过端午节庆活动的举办,让各地的人们从独特的视角来了解嘉兴,认识嘉兴。 [05-18 10:54] |
|
记者 我是法制报社的记者。刚才屈司长讲到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进入依法保护的行列,您可以总结一下针对端午节的法制保护措施吗? [05-18 10:56] |
|
屈盛瑞 国家高度重视传统节日的保护工作,2008年设定了文化遗产日,目的就是让大家,特别是我们的青年人了解传统节日。为此,文化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制定科学的保护方式和实施方案,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举办节庆活动等方式,有计划地开展了大量保护工作。通过举办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我们的青年可以了解到端午节期间,小孩都要挂五彩绳,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还有我们举办赛龙舟活动,可以强身健体,可以推动我们的群众体育活动。还有纪念伍子胥、屈原等伟大人物的活动,这也是一种爱国教育。我们不仅在嘉兴搞端午节庆,还将在湖北、湖南等地开展相关节庆活动,以使我们的端午节习俗很好地传承下去。 [05-18 11:13] |
|
记者 我是《大公报》的记者。我想问一下今年的端午节和往年相比有哪些创新和亮点? [05-18 11:14] |
|
许晴 总体上说,端午节是一个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节日,我们总体上的目标是继承、发扬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地进行一些创新,从2009年,我们举办第一届中国嘉兴端午民俗文化节,就提出了一个总体的活动框架,即要有学术性、民俗性、群众性、趣味性,所以我们这个框架当中,举行了文艺晚会、研讨会、赛龙舟比赛。前两届举办了文艺巡游、踏白船等表演,并在这样一个大框架的基础上再加上十个或者八个群众性的活动,让各个地方以及各个单位都能够参与进来。今年比较突出的一个亮点是举办首届的子胥庙会,延长老百姓参与活动的时间,拓展参与活动的空间,把群众非常喜欢参与的活动整合到一起,让大家在节庆的三天时间里都能够参与。我们也希望通过今年举办第一次子胥庙会,不断积累经验,使之能成为浙江省一个重要的庙会节日。 [05-18 11:24] |
|
主持人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05-18 11:24]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