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部艺术司巡视员、副司长明文军]一、成立普查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文化部党组高度重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专门成立了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领导小组,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雒树刚同志担任组长,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同志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秘书组(设在文化部艺术司),在福建省艺术研究院成立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工作办公室,负责普查工作的日常组织和具体协调。全国31个省区市文化厅(局)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均成立了省级普查工作领导小组。二、制定普查标准。以《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为基本参照,以中国艺术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戏曲剧种认定标准》为剧种认定依据,以国家统计局《全国文化文物统计报表制度》(国统制〔2011〕102号)为报表统计依据,制定本次普查的剧种标准、分类标准、数据标准、图片标准、统计标准等。全国统一普查标准时间为2015年8月31日。三、确定普查内容和普查表格。设计普查数据表,获得国家统计局备案文号(国统办函〔2015〕365号),2015年12月正式向全国发布。本次普查数据为分省编制,按剧种综合立卷。全套表格由《戏曲剧种数据表》《演出团体数据表》《人才情况数据表》等13个分表组成。在此基础上,还编写填表说明,并发布了普查样本(福建省),当时普查样本发布的是福建省。四、制定普查工作规程及工作标准。普查工作规程分五个部分,分别为:基本工作、信息采集与数据著录、数据审核、普查验收与成果上报、数据储存与资料归档。普查工作标准分三个部分,分别为:信息登记著录规范、图像信息采集规范、普查成果规范体例。五、搭建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信息平台。开发建设全国地方戏曲剧种普查信息平台,用于普查基础数据的录入、报送、审核、管理、查询检索等,以便统计分析我国各地区戏曲剧种数量、演出团体分布现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