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的重要意义
发布时间:2020-10-15 10:32:21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 钟建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中华文明、延续中华文脉的重要载体。用一句老百姓比较理解的话来解释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传承着的文化财富”。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多次在调研活动中考察非遗项目、购买非遗产品,与传承人亲切交流,鼓励他们把非遗保护好、传承好。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调研时,观看了古典民族史诗《格萨(斯)尔》说唱展示,并同《格萨(斯)尔》非遗传承人亲切交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党中央支持扶持非物质文化遗产,要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今年3月,总书记在浙江调研时与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西湖龙井茶制作技艺传承人交流,鼓励传承人要把传统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好。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是全国非遗战线做好非遗保护工作的根本遵循。近年来,文化和旅游部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坚持“非遗保护依靠人民、保护成果惠益人民”的工作导向,努力弘扬非遗的时代价值、展现时代风采,推动非遗更好融入现代生活,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目前,国务院已公布四批1372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了五批3068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设立了23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支持对1365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系统性记录。我国已有40项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总数位居世界第一。我们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出台了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等管理办法。会同相关部门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共培训传承人群10万人次;实施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有力提升了传统工艺传承水平、增强了再创造能力;实施曲艺传承发展计划,专项推进曲艺类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最新数字显示,“十三五”以来,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会同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在国家级贫困县开展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在国家级贫困县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超过830家,助力数十万人就业增收。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今年我们面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冲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指出:“在过去8个多月时间里,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抗疫大战,经受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历史大考,付出巨大努力,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创造了人类同疾病斗争史上又一个英勇壮举!”当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扩散蔓延。中央要求统筹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和稳步推进复工复产。在此背景下,我们举办第六届中国非遗博览会,以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展示非遗保护传承成果,集中展示非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黄河生态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为广大非遗传承人和非遗扶贫就业工坊搭建展示和推介的平台,对于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带动贫困地区人民群众就业增收,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将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