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财务司
财务司
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为加快安徽省文化事业的繁荣与发展 提供物质条件和后勤保障
发布时间:2005-09-29 09:27 来源: 编辑:yin
信息来源: 2005-09-29

编者按:6月中旬,文化部计财司为了掌握和分析新形势下全国文化计财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编制“文化建设十一五规划”、“农村公共文化体系建设规划”,做好文化计财工作,在安徽省召开了全国文化计财工作座谈会,会上大家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对研究今后计财工作有很大启发,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计财工作,做好繁荣文化事业的保障工作,现将会上的经验交流材料分期摘要登载,以供各地参考。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厅计财处认真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打好徽字牌,唱响黄梅戏,建设文化强省”的文化发展战略,在厅党组的领导下,立足工作岗位,不断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为安徽省文化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动力,贡献了自己应有的力量。
一、创新思路,加强联系,加大财政资金的争取力度
在过去的多年中,由于财政资金投入的严重不足,致使安徽省文化厅的文化工作只能停留在一般化维持和低层次的运转上。为了加速发展安徽省的文化事业,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战略,作为主管厅局的计财部门,理当在争取财政支持、保障文化事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并应承担起历史责任。为此,安徽省文化厅计财部门在协调与财政部门的关系、积极争取财政投入方面,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一是打破传统观念,变消极被动等待为主动汇报,主动联系;二是认真落实好财政政策及有关规定,坚决按财政要求办事;三是在文化系统多宣传、多介绍财政部门所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少埋怨,少发牢骚,以树立财政部门在文化系统的威信;四是把矛盾和难题留给自己,力争在本层面消化,不让基层的问题上交到财政部门;五是把财政支持的资金管好用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让财政部门拥有成就感;六是充分尊重财政部门的工作程序,从最底层做起,不轻易越级或跨部门汇报联系;七是对文化系统各部门各单位的经费报告要求进行规范管理,实行计财部门一个口子进出,并统盘考虑,择重上报,以减轻财政部门陷入繁杂事务的负担及避免直接面对矛盾情况的发生;八是科学编制好年度经费预算,突出做好专项经费的论证工作,为财政部门的支持提供依据;九是建立重大事项事前报告通气制度,让财政部门做到心中有数;十是发挥文化部门的资源优势,为财政部门的工作需求提供优质服务;十一是加强部门协调做好铺垫工作。经过努力和争取,近年来,安徽省文化厅在省财政厅的地位明显提高,两厅关系有了明显改善,不仅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有了明显增加,而且文化厅还连续五年被财政厅评为“财务管理先进单位”。据统计,财政对文化厅的经费投入自1998年,连续七年以来,分别以20%——40%的比例增长,远远超过了财政增长的幅度。2004年财政对安徽厅的投入已达到8078.7万元(不含文物经费),是1997年1762.91万元的4倍。专项经费从原来的十几项增加到现在的40多项。全省文化系统“十五”期间的财政投入也从2000年的1.8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2亿元。正是因为省委省政府的重视和省财政的加大投入,才使得文化厅近年来在职工人心和工作局势上保持了稳定,在重要艺术生产、重大文化活动、重点文化设施建设和艺术院团改革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文化基础设施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艺术魅力、发挥文化功能作用的重要舞台。近年来,文化厅针对本系统文化基础设施少和破旧滞后的现状,切实加大力度,兴建和改造了一批文化场所。在资金的筹集上,坚持争取政府投资为主、多元筹措相结合的办法;在建设方式上,采取政府“交钥匙”为主,辅以自建并实行招投标的办法进行,加强工程监管,确保工程质量。
经过艰苦努力,安徽省已建成的文化设施有:一是投资7000万元,完成了省图书馆新馆扩建工程,总面积达37000平方米。并且投资5700万元的配套设备已相继安装到位。二是投资4600万元的安徽大剧院维修改造工程顺利竣工。三是投资1300多万元,建成了省黄梅戏艺术馆。四是投资2000多万元,兴建了一批省直文化系统高级知识分子住宅楼,建设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约有400多户艺术家搬进新居。五是投资3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2200平方米的省杂技团排练中心。六是争取和筹措资金800多万元,建成了面积达5600平方米的省艺校综合教学楼工程。
目前,安徽省正在实施的重点文化工程项目有:集省博物馆新馆、安徽省美术馆、安徽少儿艺术中心、安徽考古科研基地和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等于一体的,计划投资4亿元,约10万平方米的“安徽文博园”工程,现已完成规划设计任务;集省歌舞剧院和徽京剧院于一体的综合排练场工程,现已批准立项,即将动工兴建;省话剧团儿童剧院正在兴建之中;省博物馆老馆维修改造工程已经启动;文化厅直管的建筑面积约15000平方米合作建设的安徽省文化艺术中心工程,现已完成拆迁任务,正进入规划设计阶段;占地100亩的安徽艺术职业学院的新校区扩建工程已举行了奠基仪式;通过招商引资进行的安徽电影城建设工程和江淮大戏院维修改造工程已正式签署了协议等。
三、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强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持
安徽省地处江淮地区,是个农业大省,约有70%的人口在农村。关照基层,支持农村文化建设被列入安徽省文化工作的重要议程。近年来,在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共同努力下,安徽省充分利用各专项资金杠杆,着重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创建“文化先进县(市)”活动取得成效。在全省17个市和103个县(市、区)中,已有13个县(市)跨入全国文化先进县(市)行列,有25个县(市)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文化先进县(市)。二是县级“两馆”建设得到加强。“十五”期间,安徽省有42个县级图书馆和文化馆完成了新建任务,有一批馆舍得到维修改造。三是农村乡镇文化的“杜鹃花工程”建设扎实推进。该工程是省政府以安徽省省花命名、以乡镇文化站为主体,集农村科技文化于一体的综合文化项目。目前,全省已建成“杜鹃花工程”省级点170个,占全省乡镇文化站总数的十分之一。四是“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开始实施。现省图书馆省级分中心已建成,重点县级工程建设开始启动并将分步向前推进。五是农村电影“2131工程 ”取得实效。近三年来,文化厅共支持补助全省各地购买16mm电影拷贝2073部,赠送各农村放映单位电影放映机130多套和一批电影流动放映车。六是农村群众文化活动繁荣活跃富有特色。近年来,文化厅不断增加投入,定期主办全省花鼓灯会、民歌歌会等各种类型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受到城乡人民群众的广泛欢迎。正是因为农村文化建设得到加强,才使得安徽省广大农村的两个文明建设向前推进,农村政权得到巩固,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得到加强。
近年来,尽管我们在为安徽省文化事业的发展繁荣提供物质条件和后勤保障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和兄弟省市相对照,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重点表现在:在争取的资金总量上不足,供需矛盾依然突出;在省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数量偏少,标志性的大型文化建筑尤其缺乏;县、乡两级馆站建设不容乐观,形势依然严峻;专项资金的数额较少,还难以主办大型活动和实施大的文化项目;省级配套资金还需进一步争取;在资金的投入方式和经费的管理上还需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并加以研究等等。
今后,我们要在认真总结近几年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目标,把握重点,继续努力。力争把安徽省的文化计财工作在未来发展先进文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再创新业绩,再做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