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各地有序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工作
发布时间:2018-10-30 15:27 来源:非遗信息摘报 编辑: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信息来源:非遗信息摘报 2018-10-30

为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总体部署,进一步推进文化扶贫,今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国务院扶贫办,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国家级贫困县,确定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重点支持地区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近期,甘肃临夏州、贵州黔东南州、四川凉山州、青海省同仁县、河北丰宁等地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相继设立。

 

各地有序推进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建设工作

 

2018年11月23日,甘肃省首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积石山县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在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举行揭牌仪式。这是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落实文化和旅游部、国务院扶贫办《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的有关要求,结合传统工艺振兴,推动“非遗+扶贫”工作的具体举措。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扶贫开发办公室,甘肃省临夏州文广局、扶贫办、旅游局和临夏县、积石山县政府的相关领导,以及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兰州交通大学有关专家学者,当地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非遗保护工作者和当地群众参加了揭牌仪式。

该工坊设在积石山县大河家镇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传习所内,旨在依托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安族腰刀锻制技艺,通过组织开展传统工艺培训、生产研发传统工艺产品、对接市场销售渠道等方式,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掌握技艺,带动就业增收。该工坊将充分利用非遗资源优势,围绕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传统工艺振兴与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乡村旅游相结合,调动贫困地区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提高收入,助推积石山县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化自信、文化自强、文化自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并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文化和旅游部党组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扶贫,充分发挥文化和旅游扶贫的励民、惠民、富民、安民作用,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力度,取得显著成效。

非遗司积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和部党组要求,紧扣非遗特点,在国务院扶贫办开发指导司大力支持下,推动非遗+扶贫”工作2018年7月,文化和旅游部与国务院扶贫办联合下发了《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以深度贫困地区“三区三州”为重点兼顾部分少数民族国家级贫困县,在第一批10个“非遗+扶贫”支持地区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帮扶建档立卡贫困户参与就业促进增收。随后非遗司先后组织有关企业和单位赴河北丰宁、四川凉山专项调研,推动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系统部署“非遗+扶贫”相关工作。目前,各地各级政府和各界高度重视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河北省文化厅与河北省扶贫办联合印发《河北省“非遗+扶贫”试点工作实施方案》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印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与青海省扶贫开发局联合印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目前,除甘肃临夏州外,贵州黔东南州、四川凉山州、青海省同仁县、河北丰宁均已挂牌和设立了非遗扶贫就业工坊。

下一步,非遗司将与扶贫主管部门紧密协作,以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重点,在做好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实施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帮助拓展传统工艺产品推介渠道、推进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等工作的同时,加大力度落实《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协调相关企业、单位共同支持和推动10个重点支持地区全部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认真组织开展传统工艺扶贫技能培训,提升传统工艺产品质量,推动产品展示展销和扩大销售渠道,同时鼓励各地工坊间开展讲习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