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工作信息 > 公共服务司
公共服务司
重庆市渝中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
发布时间:2012-10-09 09:14 来源: 编辑:信息中心
信息来源: 2012-10-09

渝中是重庆的母城,承载着重庆文化的“根”和“源”。幸福渝中,文化先行。区委、区政府坚持“以文塑人、以文兴业、以文立城”理念,积极打造“1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切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2011年渝中区代表重庆市创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一、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化    

    结合多元文化需求,渝中区加快构建以区域标志性文化场馆为龙头、区级示范性文化设施为支撑、街区综合性文化中心为核心、社区保障性文化活动室为基础的四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全面实现辖区市民10分钟内到达文化场所,享有基本文化服务,保障基本文化权益。目前,全区四级文化圈层共有重庆市三峡博物馆、市规划展览馆、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等区域标志性文化场馆24处,曾家岩抗战文化长廊、李子坝抗战遗址公园等区级示范性文化设施16处,大坪文化中心、望龙门文化中心等街区综合性文化中心3处,社区图书室、公共电子阅览室等社区保障性文化场所300余处。其中,社区图书室76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88个、公共电子阅览室56个、社区文化墙20面、社区文化广场12个、社区阅报栏150个,共向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配置台式电脑495台,笔记本电脑56台。

二、公共文化管理垂直化    

立足区情,大胆创新,由区级文化行政主管部门对区属公共文化设施的机构、人员、经费、资源实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管理、统一调配、统一考核,实现垂直化管理,构建了三种管理模式。一是街区文化中心模式。按照“两个1000”标准,即投入不低于1000万元、使用面积不低于1000平米,在全区建设7个街区文化中心,每个中心辐射两个街道,配备6名正式事业编制专业技术人员,统一配备设备器材,使其具备文化活动、报刊阅览、文化信息共享服务、小剧场等功能。二是创新总分馆模式。在全国首创文化馆总分馆制,按照“总馆+街区分馆+社区文化活动室”的模式,建设1个总馆、7个分馆、76个社区文化活动室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启动图书馆总分馆项目,建设1个总馆、8个分馆、27个图书服务站(含街区自助图书馆)、76个社区公共电子阅览室、88个信息共享工程服务点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三是探索社区文化建设标准化。深入探索,率先提出社区文化标准化概念,统合设施建设、活动开展、运行管理机制等方面工作,制定各项指标,使社区文化工作更加规范、目标更加明确。

三、公共文化免费开放全域化    

    一是两馆一站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区属公益性文化设施免费开放总面积18000平方米,服务项目37项,功能厅室41个,平均每天开放时间7小时,受益人次近30万。二是推进区域社会公共文化资源免费开放。统筹区、市两个层级、国有、民营两个方面以及多个部门公共文化资源,全面推进三峡博物馆、史迪威博物馆、“湖广填四川”移民博物馆、蜀绣博物馆(筹)、重庆名人馆、郭选昌雕塑陈列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陈列馆等25处市级特色文博场所对公众免费开放,充分彰显重庆母城公共文化特色。

四、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化    

    一是做靓“激情广场大家唱”、湖广会馆经典诵读会、通远门老城墙故事会等品牌活动,扩大渝中文化影响力;二是做优“解放碑CBD周末音乐会”、“三峡大讲台”、《周顺恺·民族魂》等精品文化活动,提高群众文化鉴赏力;三是结合元旦、端午等重大节庆,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演出活动,提供群文队伍展示平台;四是按照“一街一精品、一居一特色”的思路,广泛开展“嘉陵之春”、“珊瑚之夜”等广场、公园、楼院群文活动。遍布社区的279名文化活动辅导员和356支骨干群文队伍经常性开展活动,形成了“天天有活动、周周有演出、月月有高潮、处处有亮点”的生动局面。2011年共组织各级各类群众文化活动近千场,受众逾百万人次。

五、文化惠民形式多样化    

    将文化惠民工程办成缩小贫富差距的民生工程,办成构建幸福渝中的民心工程,不断增添群众幸福指数。一是以贫困家庭为重点,开展“广播电视户户有”工程;二是以社区群众为重点,开展“五送”工程(送戏剧、送电影、送展览、送讲座、送培训);三是以青少年和农民工为重点,开展社区“绿色网吧”工程;四是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开展“非遗进校园”工程;五是以基层文艺队伍为重点,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工程;六是面向不同层面市民,开展“文化大礼包”工程。2011年,通过政府采购、统一组织的方式,共组织269场戏剧、105场流动电影放映进社区、进校园、进工地;积极探索公共文化服务有限市场化改革,引入竞争机制,降低采购成本,重点向低收入人群和农民工发放电影券3500张,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市文广局对此专门编发简报予以肯定。

六、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多元化    

一是经费投入保障。以地方财政投入为主,区级财政每年对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1%,且随增长比例逐年增加;用好每年10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支持文化活动、文化创新和精品创作,扶持具有示范性和导向性文化项目研发;搭建公益文化项目合作发展平台,支持文化爱好者和民间文化团体自筹资金开展公益文化活动,发动社会热心人士捐资捐建公益文化设施,形成“企业树形象、个人得荣誉、群众得享受、文化得发展”的多赢格局。二是人才队伍保障。启动区文化馆、图书馆科学核编;落实街区文化中心42名全额事业编制;保障76个社区均有一名财政补贴的文化指导员。定期对文化工作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与奖励。探索文化志愿者、文化义工机制。着手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和特殊机制。三是监督考核保障。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党委、政府工作绩效考核体系,力争建成覆盖全区的制度健全、奖惩分明、绩效挂钩的综合公共文化服务评估考核体系,引导公共服务职能新转变。搭建第三方评估平台,探索有偿委托社会化专业评估公司评估,不断提高和改善全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与水平。

近年来,渝中区加快设施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开展丰富活动,落实文化惠民,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功获得国家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资格。3月中旬,文化部对渝中区的示范区创建进行了中期督导检查,22项督导指标21项优秀、1项良好,文化部领导、专家组成员高度肯定渝中创建工作。9月2日、3日下午,重庆市渝中区精心筹备的极具巴渝地方文化特色的群文节目大地情深进京展演活动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馆缤纷剧场举行。公共文化司张永新副司长在展演结束后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重庆市渝中区的创建工作深入扎实,此次展演将群众性文艺表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示完美结合,整台节目个个是精品,演出取得圆满成功。

2011年以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文化报》等中央媒体10余次报道我区“10分钟文化服务圈”建设,接待来自北京、天津、广东、四川、西藏、青海、内蒙等省区市和兄弟区县前来参观学习的文化同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50多批次,初步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