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项目名称:农历二十四节气
列入清单时间:2006年5月
项目序号:516
类别编号:IX-68
申报地区或单位:中国农业博物馆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主管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
项目简介:
“农历二十四节气”又称“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中国人将太阳周年运动轨迹划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为一个节气,统称“二十四节气”,具体包括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 、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黄河流域,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各农业社区依据节气安排传统农事日程,举办节令仪式和民俗活动;民众安排家庭和个人的衣食住行。
二十四节气世代传承,是中国传统历法体系及其相关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2006年,农历二十四节气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