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文化部banner嵌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布 > 直属单位 >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 
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
发布时间:2020-01-06 10:40 来源: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编辑:张静
信息来源: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 2020-01-06
  近日,由南通大学实施的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研究展》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65位南通籍艺术家的共123件作品,集中呈现了南通籍艺术家在20世纪中国美术的群体面貌,涵盖他们在中国画、油画、版画、书法等领域呈现出的突破与创新、守正与实验的多维艺术观,体现了他们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持续发力与观念维度,旨在探讨先进艺术教育思想引领下的南通美术现象的价值和意义,为南通美术现象的进一步传承和发展探索新的路径。
  展览分三个板块,以地域文化的视角对20世纪中国美术发展中有代表性的南通文化现象,以及南通美术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上的多样性、先进性及其在中国美术发展之路上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系统探究。《千面沧海——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文献研究》梳理了南通美术现象的地域生态特征和文化价值;《艺脉寻踪——20世纪前期中国美术南通现象江海艺脉研究》探究江海艺脉的根基和发展脉络;《丹青代有——20世纪中国美术南通现象传承研究》追溯了南通美术现象的传承与创新。
  开幕式后,中国美术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学者、评论家、展览主创人员等就“中国美术南通现象”及南通美术的多元化发展与传承模式等内容展开研讨。“中国美术南通现象”的研究成果引起美术界的高度关注,得到邵大箴、薛永年等美术史学界权威专家的肯定。与会专家从地域文化的视角考察南通美术的创作实践;探究南通美术在中国美术发展进程中的地位与贡献;研究南通美术在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上的多样性、先进性以及探索南通美术在中国美术发展之路上的存在价值和现实意义。
  展览学术主持、中国美协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长兼主编尚辉认为,20世纪中国美术的现代性转型是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所建立的新的人文关系的一种审美形态建构,这种现代性形态既是引进西方美术、靠文化外力促发中国传统美术变革的结果,也是这种外来美术被中国社会现实与传统文化重新选择并进行改造与化合的必然。“南通美术现象”是指酝酿于新时期之初而爆发于新世纪的、由南通一地而发散全国的美术创作现象。南通籍艺术家这个集群并不以传统的、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征的艺术面貌出现,而是以艺术探索的多维路向、美术门类的全面覆盖来体现他们对当代美术的持续发力与思想感染。呈现出人才领先的优势以及传统与现代、承传与创造、守正与实验等多元艺术价值观。这种全局性立体式的南通美术现象改写了我们以往有关地区性美术现象的定义。
  南通籍艺术家范扬认为本次展览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他深情回顾了成长岁月中对家乡的情感及艺术根脉的传承,并总结了南通籍艺术家的集体艺术风貌在于能够突破师承,兼容并蓄,敢于变革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