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故宫博物院高度重视廉政文化建设,把廉政文化作为党风廉政建设的文化支撑,真抓实干、务求实效,着力营造廉洁和谐的文化氛围和风清气正的良好环境,廉政文化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以廉政文化价值观“内化”人,突出廉政文化的教化功能,夯实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根基。故宫博物院注重从源头上进行文化防腐,将廉政教育关口前移和“内化”,筑起党员干部“不想腐败”的思想大坝。一是坚持不懈地灌输廉政文化理念。坚持每年组织一项主题教育,使党员干部全面把握和准确理解廉政文化的价值理念,熟知廉政建设的制度、纪律和要求,并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体现以“人为本”的保护理念。组织开展了如“读书修德,以德律己”、“廉文荐读,以文修廉”、“算账讨论”(算好因贪污腐败引发的政治账、经济账、名誉账、家庭账、亲情账、自由账、健康账)、廉政知识竞赛、给科级以上干部发送廉政台历和廉政日志等活动,督促党员干部廉洁从政、谨慎用权,帮助他们构筑起以廉洁自律为核心的权力安全观和自我尊严观。三是坚持典型励廉与案例警廉相结合。认真开展勤政廉政先进典型宣传活动,组织观看了《郑培民》、《任长霞》等影片,开展了向故宫博物院离休干部、“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获得者江明学习的活动,在党员干部中树立勤政廉政标杆。同时积极开展警示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到法庭旁听对腐败分子的审判,参观最高人民检察院主办的《惩治与预防职务犯罪展览》和北京市纪委主办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展览,收看《忏悔录》、《贪婪的代价》、《直击腐败》等宣传教育片,对党员干部进行直观形象的警示教育。
二、用刚性的制度约束“变通”的人情,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规范功能,封堵腐败行为的制度通道。故宫博物院注重把廉政文化观念外化于制度,用制度对党员干部的行为进行“硬约束”,筑起一面预防腐败的“防火墙”。一是完善廉洁从业各项制度规定。成立了规章制度起草小组,不断完善廉洁从业规定,逐步建立了包括规范“三重一大”,财务管理、经济责任审计、工程招标、物资采购,内部监督工作等制度体系,将廉政文化固化在对人、财、物的管理和业务流程中。通过信息化工作平台,把科学的计算机程序设置和监督管理制度设计有机结合,初步形成了管理控制、电子监察、政务服务和管理信息的完整系统,既涵盖政务公开、行政审批、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等领域,又涉及内务管理、内部监控、办事办文等各个环节,如人事报批、多种申请单据的在线签批、采购申请、合同审批等工作流程均在办公自动化平台上进行,在规范权力运行、防止权力滥用方面,设置了一面“防火墙”。二是完善廉政责任制。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责任分解、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等重点环节,通过“三书两报告”这一有效载体,落实责任分工,明确工作规范,充分发挥党委(支部)和行政领导及各部门在惩防体系构建中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强化了党风廉政建设的责任机制。三是完善廉政监督体系。重视培养和强化实施监督和接受监督的意识,完善民主参与机制,积极引导广大职工参与民主实践,坚持重大决策提交职代会讨论制度,出台的各项规划和措施,均通过职代会广泛征求职工群众的意见。完善工程领域监督制衡机制,注重强化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严格执行招投标法的各项规定要求,纪检监察部门全过程监督招投标工作,廉政工作介入设计、施工、监理、采购等工程建设的各个招投标环节,使权钱交易者无空可钻,建成了一批阳光工程。建立了谈话制度,全面启动任前谈话、定期谈话、诫勉谈话、警醒谈话机制;定期开展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正廉”、中层以上干部大会“述廉”、全体同志参加“评廉”“考廉”活动,增强了廉政文化的预警性。
三、努力探寻和拓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渠道,充分发挥廉政文化的凝聚功能,营造健康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故宫博物院将廉政文化移植、嵌入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中,通过各种雅俗兼具的设计和安排,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与宽松和谐的内部环境。一是弘扬“故宫人精神”凝聚人心。把概括、提炼故宫人精神,作为弘扬廉政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组织了历时两年的概括提炼“故宫人精神”活动,使 “故宫人精神”成为全院职工共同的信念和追求,提升了反腐倡廉工作的文化底蕴和亲和力。二是群众文化体育活动愉悦身心。结合各个节假日,组织主题鲜明的文体活动。如“青春的风采” 文艺晚会、“廉政歌曲大家唱”、“和谐之声”歌咏比赛、“紫檀杯——诚信守法,共建和谐故宫”摄影、书画比赛展览活动,使广大职工在文体活动和艺术欣赏中接受教育,净化心灵,提高境界,增强了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三是大力开展廉政文化传播活动,让廉政思想、廉政意识深入民心。开展了“永远的故宫”系列讲座、“共享故宫文化,恢弘紫禁荣光”紫禁城文化进社区活动和“故宫知识课堂”等活动,积极宣扬“财富均衡”、“中正和谐”、“勤俭朴素”、“修养官德”、“以义制利”等传统廉政文化理念。对内开通廉政网,在网站上开设廉政文化信息动态、廉政时评、廉文荐读、警钟长鸣、学习园地、警句格言等栏目,大力宣传廉洁理念,营造廉洁文化舆论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