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工作力度。陕西省文化厅党组对廉政文化建设工作非常重视,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廉政文化会议和参加文化系统的廉政文艺演出、廉政文化成果展映等活动,多次为厅直属单位领导干部讲廉政党课,下基层也将廉政文化建设情况作为一项内容来检查。各级文化部门坚持把廉政文化建设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中。陕西省各级文化部门建立了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协调联系制度、工作落实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及时整合本系统的优势和文化资源,研究部署工作,组织协调活动,保证了廉政文化建设具体工作的有效落实,确保了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健康、持续、有效开展。
二是把握廉政文化的特点抓建设。陕西省文化系统坚持以党员干部为主体,通过观看廉政内容的电教片,参与反腐倡廉文艺演唱、举办廉政文化建设征文、参观反腐倡廉成果展等形式,开展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廉政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地位观、利益观、权力观,进一步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通过完善和遵守廉洁从政的各项规章,规范党员干部的行为,努力实现道德自律与法规制度约束的统一。
陕西省文化系统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参与推进陕西省的廉政文化建设,在艺术创作和社会文化建设中,坚持弘扬正气、鞭挞腐败的正确舆论导向,鼓励文艺工作者创新、整理改编和演出了一大批反映廉政文化内容的优秀剧(节)目。各级文化部门还积极参加廉政文化基层示范点建设活动,在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展览活动中,协助省纪委,展出各类书画、摄影作品、音像制品、书籍刊物、器具物品3000余件。配合陕西省纪委举办了“正气歌—陕西省反腐倡廉文艺节目汇演”、“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展”和省直机关“树荣辱观,唱正气歌”歌咏比赛等大型活动,传扬了廉洁执政的理念和社会主义荣辱观。借助陕西省文化系统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等各个配套工程建设项目,把廉政文化建设的内容融入其中,使文化建设的主阵地能够发挥更大的宣传教育辐射作用。陕西省文化部门每年还举办“三下乡”群众性文艺演出1000多场,培训农村文艺骨干一万余人次,深入村镇辅导文化活动30余万人次,并动员全省民间艺人和社会各界人士创作秦腔剧、眉户戏、商洛花鼓、陕北民歌、关中道情等廉政剧目和歌曲2800部(首),扩大了廉政文化的社会覆盖面。
三是注重拓宽工作领域和创新载体。陕西省文化系统利用文艺演出、图片、书画展览、廉政报告会、读书演讲、征文、知识竞赛、宣传橱窗、影视展播、送书下乡、公益广告等形式,利用图书馆、影剧院、展览馆、文化艺术馆(站)等设施,积极宣传和展示廉政文化,增强其渗透力和感染力,营造了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同时,还借助大众媒体,运用文化信息网络、报刊杂志等手段,宣传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和成就、廉勤兼优典型的先进事迹,传播廉政思想和道德,扩大了廉政宣传的声势和效果。2007年11月,举办了省直文化系统廉政文化建设座谈会,对文化系统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认真探讨和总结。2008年10月,将结合举办陕西省第五届艺术节,与省纪委共同主办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专题文艺晚会,进一步展示近年来廉政文化建设的艺术成果,推动廉政文化建设的深入开展。还积极在廉政文化建设中加大科技含量,利用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以文字、图像、电子邮件等便捷的传播方式,交流传递廉政信息,进行网上答疑,引导网上舆论,实现读者观众与传媒的双向互动,拓宽廉政文化宣传阵地,增强廉政宣传教育的吸引力和亲和力。还注意突出时代特征和陕西文化特色,坚持在继承传统和彰显特点中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形成了具有时代特点和陕西特色的廉政文化,极大地丰富了陕西省廉政文化建设资源,也产生了比较强的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