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国际交流与合作局(港澳台办公室)
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多元文化互鉴 共振“上合之声”
发布时间:2018-06-07 15:36 来源:中国文化网 编辑:国际交流与合作局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网 2018-06-07
 

观众参观上合组织文化遗产图片展


巴基斯坦舞蹈家表演《黎明到黄昏》


乌兹别克斯坦“萨博”民族舞蹈团展示民族舞蹈


莫斯科国立模范“格热利”舞蹈团展示俄罗斯民间舞蹈

  6月9日至10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将在山东青岛举行,届时,包括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在内的18个国家的元首将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发展大计,世界为之瞩目。

  为配合上合青岛峰会的举行,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主办、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承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于5月29日至6月1日亮相北京,通过演出、展览、交流大师班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展示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多样文明和多元文化艺术,推动各国间的交流互鉴与民心相通,以文化艺术的独特力量,与奏响青岛的“上合之声”共振共鸣。5月30日,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出席艺术节开幕式并致辞,党组成员于群出席活动。

为上合峰会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北京舞蹈学院表演舞蹈《相和歌》

  雒树刚部长在致辞时所说,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是展示各国优秀文化、增进各国传统友谊、促进各国民心相通的重要艺术平台。

  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是上合组织多边文化交流的传统项目,也是多边文化合作的重要形式。在峰会召开的同时举办艺术节,源于2004年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峰会。2005年,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上合组织成员国正式通过每年在峰会期间举办上合组织成员国艺术节的部长决议。艺术节在为上合峰会营造浓厚文化氛围的同时,极大地增进了成员国之间的交流和友谊。

  文化和旅游部外联局副局长李健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中国作为上合组织轮值主席国主办的此次艺术节,具有丰富性、群众性、互动性三个亮点。“希望推动艺术节做强做大,成为世界知名艺术节,发挥出更大的平台作用。接下来,还将推动艺术节深入到各国首都之外的城市举办,更好地起到沟通民心的作用。”

  “文明相融重在融,民心相通意在通。”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李金生说,“上合组织成员国山水相连、地域毗邻,拥有丰富深厚的历史积淀、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独特的文化遗产。在艺术节的平台上开展文化艺术交流互鉴,对于增进成员国彼此之间的全方位了解、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都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上合组织与“一带一路”倡议互为机遇、相互支撑,“一带一路”已嵌入上合组织并取得了积极进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之际,“各方同意在上合组织框架内积极加强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已写入《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文化部长第十五次会晤新闻声明》。

多元文化艺术奏响命运共同体乐章


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芭蕾舞团表演舞蹈《阿鲁拉尔》

  5月30日晚举行的民族音乐会对上合组织成员国的音乐艺术进行了全方位展示。各国知名民族乐团演奏的代表性曲目“不同凡响”,舞台上各具特色的民族乐器也令观者赞叹“眼界一开”。

  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众多民族乐器中,历史悠久的库姆孜琴以宽广的音域闻名。吉尔吉斯斯坦“阿卡克”民族乐团带来的《库拉马库》,正是库姆孜音乐中最受欢迎的乐曲之一,旋律欢快、充满活力。吉尔吉斯斯坦文化部代表、吉尔吉斯斯坦国家演出公司节目总监艾尔梅克·穆卡姆别托夫说:“阿卡克民族乐团曾参加过2017年上合组织成员国阿斯塔纳元首峰会文艺演出,此番又在北京向观众展示本国杰出的艺术成就,我们十分感谢中国文化和旅游部搭建的艺术节平台。”

  “这次来北京感觉很好,和各国音乐家的沟通很顺畅。能与来自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音乐家同台演出,非常荣幸。”乌兹别克斯坦“萨托”民族乐队艺术总监托伊尔说,“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在不同国家举办,使得各国在展示本民族文化的同时,也增进了对其他国家文化艺术的了解,这难能可贵。”音乐会上,乌兹别克斯坦“萨托”民族乐队将萨托、弹布尔、多依拉鼓、手风琴等传统民族乐器与电吉他、电子钢琴等现代乐器相结合,演奏婉转优雅又富有激情。《怀念纳沃伊》传递了作曲家独特的哲学思辨和丰富的内心情感,《感恩》表达了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感恩,《爱人》则赞颂了心上人的美貌,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俄罗斯“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带来的《俄罗斯幻想曲》,根据俄罗斯作曲家瓦西里·安德烈耶夫的作品《月光》改编而成。作为俄罗斯最著名的民族音乐团体之一,“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致力于在国际舞台上向世界展示俄罗斯的民族音乐文化,此次音乐会上,三角琴、多姆拉、巴扬琴等俄罗斯民族乐器一展风采。

  “近年来,俄中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期间,普京总统将再次访问中国,相信两国的全方位互信将再次得到增强。在此背景下,代表本民族文化的国家级艺术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进一步促进俄中文化相亲。”俄罗斯“济金娜”国立模范民族乐团艺术总监、指挥德米特里·德米特里延科说:“文化艺术等精神层面的交流十分重要。此次音乐会上,中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印度四国艺术家同台,令人兴奋。我发现,俄罗斯的巴扬琴和中国的笙在发音方式上具有相似性和共通性,通过乐器之间的对话,可以看到我们文化艺术之间的相近、相通。”

  此次民族音乐会在俄罗斯著名民间歌剧《卡林卡》的乐曲声中落下帷幕。这首曲目由各国音乐家合作演出,传递出了友好、共融、发展的和谐乐声,仿佛奏响了一曲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豪迈乐章。值得一提的是,中国音乐学院紫禁城室内乐团演奏的《春江花月夜》《夜深沉》等曲目,也给来自各国驻华使馆的代表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他们所演奏的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音乐,在继承中国优秀音乐文化遗产的同时,彰显了音乐文化的时代价值和当代音乐家的艺术个性。

专业机构和人才交流诠释“上海精神”


吉尔吉斯斯坦“阿卡克”民族乐团在上海合作组织民族音乐会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艺术节开幕式上演奏《库拉马库》

  6月1日在北京舞蹈学院举办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民族舞蹈晚会同样精彩。由上合组织成员国民族舞蹈团表演的节目缤纷多姿,充分展示了各国对民族经典舞蹈遗产的继承和富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发展。

  “优秀的舞蹈艺术可以跨越文字和地域的障碍,将丰富肢体和情感语言传递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芭蕾舞团舞蹈艺术家阿依古丽·塔吉说。该团带来了《阿鲁拉尔》,演员们身着玫瑰色的传统民族节庆服饰、头戴华丽的头饰和透明的面纱,以手部、头部的柔美动作,展示了哈萨克姑娘的美丽、优雅、温柔。

  吉尔吉斯斯坦“谢梅捷伊”国立舞蹈团表演的《游牧民族的迁徙》,展现了游牧民族商队行进的场景,通过音乐和舞蹈讲述吉尔吉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作为俄罗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团体之一,莫斯科国立模范“格热利”舞蹈团带来《巴雷尼亚舞》,伴随着欢快的民谣和热烈奔放的舞蹈动作,一幅勇敢、乐观的俄罗斯民族生活画卷徐徐展开。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萨博”民族舞蹈团的演员们,身着各地区的传统服饰,演绎了根据《蓝色穹顶》《阿齐姆》、布哈尔舞、霍列兹姆舞、苏尔汉达林舞、安吉让舞等乌兹别克斯坦多地舞蹈重新编排而成的《大美乌兹别克斯坦》。来自巴基斯坦的舞蹈家们则带来了《黎明到黄昏》,展现了巴基斯坦妇女的幸福生活。

  北京舞蹈学院民族民间舞系演出的《尼西情舞》,是广泛流传于中国云南地区的一种藏族舞蹈,热情、雄健、奔放的动作,展示了藏民族豪迈、热爱生活的个性;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演出的《秦王点兵》和《相和歌》,一个融入了“秦俑”“绛州大鼓”等元素,一个将中国古代舞蹈、音乐、诗歌相结合,均采用中国古典舞语汇和创作手段,彰显出深厚的中华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审美韵味。

  谢幕节目上,各国舞蹈团共同演出,艺术家之间的交流虽然无声,举手投足间却显示出合作的默契。记者了解到,汇演前,北京舞蹈学院已与上合组织成员国的艺术机构开展了多次交流。5月1日至7日,该校曾赴哈萨克斯坦参加由哈萨克斯坦文化和体育部、哈萨克斯坦国家舞蹈学院共同举办的国际芭蕾舞蹈节。5月27日至6月3日,应莫斯科舞蹈学院、艾夫曼舞蹈学院、瓦冈诺娃芭蕾舞学院的邀请,北京舞蹈学院校长郭磊一行赴俄罗斯进行学术交流访问。

  “专业机构和专业人才之间的交流,夯实了上合组织成员国交流与合作的民意基础,是‘上海精神’的生动体现。”李健钢说:“今后,我们还将从多方面推动各国间的文化交流合作。一是加强双边文化交流合作,在双边文化协定框架下,通过年度执行计划,开展定期、定向的交流合作;二是促进多边交流,邀请各国参与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丝绸之路艺术节、上海国际艺术节、“相约北京”艺术节,中方也将更多地参与各国举办的国际性艺术节;三是促进各类联盟组织如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发挥最大效用;四是进一步推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同时也欢迎各国对等地在中国设立文化中心。”

来源:中国文化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