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部机关党校培训班学习考察行
孙淮捷
1996年6月至1997年元月,我参加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机关分校文化部班第18期学习。时间为半年。根据学习计划的安排,在每期培训结束前,组织学员进行一次国内实地考察。考察的内容与文化工作相关。考察单位以学习小组进行。我们小组决定去海南考察。我所在的小组有9人,组长赖祖金,组员:康庆祥、齐春晓、郭书斌、马九申、马仲鸣、张小平、席蜀平、孙淮捷。齐春晓和马九申是部直属单位的两位女处长,其余七人都是部机关干部。组长赖祖金是副局级文化参赞,在组里级别最高,亦是年长者。
我们是1996年12月12日至22日在海南进行文化考察的。在赖组长的周密组织和认真指导下,文化考察进行的很顺利。考察结束后,我们去了三亚参观。我是第一次去海南岛,海南的迤逦风光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美好印象,而最让大家赞叹的是三亚的海景。
到三亚那天,碧空白云,清风送爽。当时的游人不多,人们纷纷在天涯海角与南天一柱景点拍照留影。这两处景点本身并无新奇之处,就是矗立在海滩边上两块数米高的黑色礁石,但因地理位置独特和名称的响亮而美誉天下。相比之下我更钟情海岸风光的自然天成:洁净的蓝天下衬托着金色的沙滩,凉爽的海风吹拂着岸边翠绿的椰林,白色的海鸟似乎在向人们炫耀自己的勇敢,在碧蓝的海面上时而俯冲,时而盘旋,时而静静游弋,时而蜂拥追逐,看得游人眼花缭乱、兴致勃勃。而更让我们惊叹的是南海的巨大魅力:浩瀚的大海一望无际,
海边没有礁石群,只有弯弯曲曲傍海绵延的漫长白色沙滩。沙粒细软,滑润松散,像磨碎的珍珠粉在灿烂的阳光照射下发出耀眼的银光。辽阔的海面如同巨大的蓝宝石晶莹剔透、熠熠生辉,使你简直不忍踏入海中搅碎。我们来时在北方已是冰天雪地,这里却春意浓浓。暖暖的海水如慈母般把众多的游人揽入怀中,让他们嬉戏欢乐,洗净喧嚣。我们因时间紧张,没有下海游泳。择一片静处,仰面躺在柔软的沙滩上,沐浴海风的吹拂,聆听海雀的歌唱,伴随阵阵的海涛声我们暂时忘却了一切烦恼。但快乐的时光总是脚步匆匆,当夕阳临海,我们的三亚之行便告结束。再见,醉人的南海!再见,永远的天涯海角!
海南景色之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是那些著名景点,许多无名之地亦是美不胜收。记得我们路过兴隆市时,下榻在市郊很僻静的一处名为“海南亚洲大酒店”。条件很好,服务也不错,客人却不多,这倒使得店内外环境很宁静舒适。不大的酒店坐落在一片空旷的田野上,四面小溪潺潺,草木茵茵,远处青山如屏,河流如练;林中阵阵鸟鸣,徐徐清风,加之旅店的白墙红瓦,实如一幅绝美的立体山水国画。美轮美奂,令人陶醉。
大自然的美景固然令人难忘,我们学习小组全体同学的友谊则更令我们怀念。小组9人来自不同的单位,来党校学习前互相不熟悉甚至不认识。在半年的培训学习中,大家同窗为友,和睦相处,互帮互学,十分融洽。去海南考察的一路上,同学之间非常友爱。男同学处处照顾女同学,体质强的照顾体质弱的,年龄小的照顾年长的,从没有发生意见纠纷。在各项活动中,大家处处自觉遵纪守规,令行禁止,使得学习考察不但顺利而且收获颇丰。
赖祖金同志长期从事外事工作,见多识广,在我们小组里,他资格最老,级别最高,但是没有一点架子,对组里的事情特别热心,事事亲力亲为。让大家尤感难得的是,他作风很民主,从来不计较小组同志给他提意见甚至公开批评。我们小组的同学们都支持他的领导。去海南考察的顺利进行,赖组长首当其功。
这次考察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至今想起来仍让人忍俊不禁。
康庆祥同志是部机关的一位老处长,山东人氏,热情直爽,高门大嗓。考察路上侃天聊地,胡侃说笑很是活跃。可是七八天后,老康忽然变的愁眉苦脸起来,特别是食欲大减,一到饭桌上就发呆,半天不动筷子。大家都关切地问候老康怎么回事,开始老康推说没什么,后来才告诉我们,他是吃不惯南方带甜口的饭菜,坚持了数日没有北京咸菜的“苦日子”,此时已经“忍无可忍”,实在咽不下去没有咸味的饭了。听完此话大家都认为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好几位同学自告奋勇地去街上给老康买咸菜。可出乎大家意外,到处也没买到不带甜口的北方咸菜。看着老康被咸菜折磨得如此痛苦,大家只有精神鼓励。幸亏两天后我们就返回了北京,只是无法亲眼见证老康同志吃到北京咸菜时的激动场面了。
(作者 东直门站退休干部)
上一篇: 话说“狗不理”包子 |
下一篇: 随杂技艺术团访非杂记 |